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2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施玉樑, 来源:生命科学 年份:1989
磷脂双层-通道重装技术现已广泛用于研究细胞膜断片的单离子通道的行为和监测通道蛋白纯化过程中的通道活性。最近的技术发展是利用斑片钳微管由蛋白-磷脂单层拼叠磷脂双层或...
[期刊论文] 作者:施玉樑, 来源:中国药理学会通讯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张辉, 施玉樑,, 来源: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丁军,施玉樑,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年份:2001
新近提供的证据表明 ,在神经递质释放中具关键作用的突触前膜Ca2 +通道 ,除为Ca2 +进入胞内提供路径外 ,还通过位于其胞内环 (LⅡ ~LⅢ)中的一段称为synprint位点的肽段与突触...
[期刊论文] 作者:吴颖, 施玉樑,,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年份:2004
神经胞吐机制是突触传递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本文简要介绍了神经胞吐分子机制的 SNARE学说 ,以及参与神经胞吐的相关蛋白及其功能的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顾琛,施玉樑, 来源:生理学报 年份:1996
由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的作用提出,在脊椎动物运动神经末梢存在着对乙酰胆碱(ACh)释放的反馈调节。神经末梢的离子通道在递质释放中有重要作用。本文是利用周膜下记录技......
[期刊论文] 作者:胡谦,施玉樑, 来源:生命科学 年份:1998
对肉毒中毒和肉毒毒蛋白的研究已有近百年历史,肉毒杆菌神经毒素(BoNT)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已使它成分为分析神经递质释放的胞吐分子机制和用于临床治疗的有用工具。近年发现,肉毒梭状......
[期刊论文] 作者:丁军,施玉樑,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年份:2001
新近提供的证据表明,在神经递质释放中具有关键作用的突触前膜Ca^2+通道,除为Ca^2+进入胸内提供路径外,还通过位于其胸内环(LⅡ~LⅢ)中的一段称为synprint位点的太段与突触蛋白synt......
[期刊论文] 作者:马学海,施玉樑,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6
多醚类抗生素是由链丝菌产生的一类能结合离子的羧酸型离子载运体。在已知的近80余种多醚类抗生素中,多数具有引人注目的生物学活性,其中有些已成为重要的科研工具药。Polyethe......
[期刊论文] 作者:胡谦,施玉樑, 来源:生理学报 年份:1994
利用克隆系NG108-15细胞在膜片箝全细胞记录(whole-cellrecording)下,观察了丹皮酚(Paeonol,PA)对钾、钠和钙流的作用。结果表明,PA对延迟整流钾电流(IK)、钠电流(INa)、T型和L型钙电流(ICa,T;ICa,L)均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作用迅速(1min起效),呈量一效关系,有相......
[期刊论文] 作者:施玉樑,徐科,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83
肉毒杆菌毒素(简称肉毒素)是迄今所知最强的毒物,它选择地作用于突触前,阻遏神经肌肉传递。肉毒中毒虽非常见多发病,但至今在世界各地,包括我国的某些地区在内仍时有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施玉樑,孙立群, 来源:生理学报 年份:1982
将大鼠大脑皮层勻浆经离心分离的大突触体组份同含一定量的川棟素溶液于生理条件(温度、pH、离子强度)下保温,再经离心分离后,用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剂显色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上...
[期刊论文] 作者:施玉樑, 沈克飞,,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75
已知肉毒杆菌毒素选择性地作用于胆碱能神经纤维,使突触传递功能在突触前受到阻遏。Burgen等曾提出过,这可能是由于肉毒素使神经冲动不再到达末稍,但许多实验资料却支持...
[期刊论文] 作者:汤勉芝,施玉樑,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年份:2002
苯乙烯类染料 (Styryldyes) ,如FM 1 4 3和FM 2 10等是近年来发展和广泛应用于突触囊泡循环及突触传递研究领域的一类工具药。这类化合物特异性地标记突触囊泡 ,发出荧光 ,...
[期刊论文] 作者:施玉樑,王文萍,, 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份:2007
川楝素是我国学者从驱蛔中药中分离、鉴定的一个三萜化合物,已证明具选择地影响神经递质释放,有效地对抗肉毒中毒,促进细胞分化、凋亡,抑制肿瘤增殖,抑制昆虫发育和取食,影响K^+、Ca......
[期刊论文] 作者:周建营,施玉樑,, 来源: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年份:2006
肉毒神经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是世界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它通过酶切在递质释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SNARE蛋白,抑制神经递质释放,阻断突触传递.综述了有关肉毒受体研究的......
[期刊论文] 作者:施玉樑,王文萍, 来源: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年份:2007
川楝素是我国学者从驱蛔中药中分离、鉴定的一个三萜化合物,已证明具选择地影响神经递质释放,有效地对抗肉毒中毒,促进细胞分化、凋亡,抑制肿瘤增殖,抑制昆虫发育和取食,影响K^+、Ca......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中峰,施玉樑,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3
肉毒(botulinum neurotoxin,BoNT)是由梭状肉毒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类毒蛋白,是迄今所知毒性最强的致死性毒素,有七个血清型(A-G).肉毒和破伤风毒素均作用于神经末梢,专一地破坏...
[期刊论文] 作者:许彤辉,施玉樑,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年份:2003
P型和Q型钙通道虽然被发现得较晚,但因其在神经递质释放中的重要作用而倍受关注.构成这两类通道孔道的均为α1A亚单元,但它们在失活特性、对阻断剂的敏感性上有明显差异.通道...
[期刊论文] 作者:施玉樑,汤勉芝, 来源: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年份:2004
细胞死亡是生物有机体正常发育和维持稳态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生命现象.凋亡和坏死是细胞死亡的两种方式,它们不同但又难以截然分开.抑制肿瘤细胞无限增殖,使之凋亡是探索抗癌药...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