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 黄志强,,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对于低周疲劳损伤,根据Lemaitre提出的损伤演变方程或耗散势表达式,均可导出关系式D=1-(1-N/Nf)1/A这个公式值得商榷。考虑到疲劳损伤存在损伤寿命门槛值NO和临界值NO,并计及反...
[期刊论文] 作者:鲁阳,施明泽,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6
根据应力幅与材料疲劳寿命之间在双对数坐标上的线性关系,本文对45号钢作了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将静拉伸时的真空断裂应力σf及其寿命N=1/4作为理论点,与一个应力水平及其寿命得出的试验点......
[期刊论文] 作者:郭高昭,施明泽,,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84
本文对文献提出的快速测试钢材S-N曲线的方法,特别是确定初始裂纹尺寸的方法作了若干改进,并用来测定40Cr钢的S-N曲纨此外。还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同种材料的持久极限。用两种方...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卢锡如,,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吕荣坤,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林兆祥,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兆祥,施明泽,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本文介绍了用控制应变幅的低周疲劳试验测定材料的损伤因子临界值D_c,试样用45号钢制作。发现损伤因子临界值D_c介于拉伸和扭转试验值之间,且与纯剪切的试验结果较为接近。...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郭高昭,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4
本文用40Cr钢制成的光滑圆柱试样,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首先测出r=0.1,σ=440MPa下的断裂寿命Nf。然后在同一应力比和应力水平下,分别进行了寿命比n/Nf=0.4、0.6、0.8和0.9的疲功试验。卸载后用电测法在万能试验机上测......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吕荣坤,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1987
本文从疲劳损伤的缺断寿命公式出发,导出了确定材料持久极限的计算公式σ_R=10(1gA/β+1)式中。只要在两个应力水平下做少量试件的疲劳试验,就可确定公式中的参量(β+1),进而...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郭高昭,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Ⅰ~Ⅱ复合型裂纹的断裂问题。在薄壁圆筒上开了斜裂纹,其长度为2a=8mm,是用电火花法开出的。为了防止薄壁圆筒扭转时失稳,试验时加了内、外保持器。试验结果表明,和...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吕荣坤,,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86
一前言材料的持久极限σ_R是构件疲劳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数据之一。但目前按常规方法测定材料的持久极限,需要化费大量的试件和时间。因此,研究σ_R的快速测定,已成为人们...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吴介卿,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1985
文献[1]介绍了测定延性金属K_(IC)的简易方法,本文将同样的方法用于延性金属高温K_(IC)的测定。我们测得三种钢材(即45钢、15钢40Cr)从室温到高温不同的|K_(IC)值,并得出相应...
[期刊论文] 作者:吕荣坤,黄志强,施明泽,,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89
本文提出用实心圆试样测定纯剪切的损伤因子。是继文献~([1]~[2])后的研究成果。其理论根据是Nadai公式~([3])。根据这个公式,得到破坏应力τ-=Mu/(πd~3/12)。这相当于把钢看...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黄志强,吕荣坤,, 来源:机械强度 年份:1988
本文根据损伤应变能释放率 Y 和 Mises 准则导出了 D_(1c)和 D_(2c)之间的关系式:■这样,可以用比较简便的薄壁圆筒扭转试验测出 D_(2c)值,再按上述关系式换算成 D_(1c)。文...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志强,施明泽,吕荣坤,,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88
本文根据文献[1]对损伤因子的定义和Lemaitre的应变等价性假设,阐述了用拉伸试验测D的基本原理。由于金属材料过屈服点后的变形很大,用拉伸方法测D有很多困难。因此。我们提...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林兆祥,卢锡如,,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90
根据损伤因子D的经典定义,对于脆性材料,可以导出D=1-(ε_1/ε_2)的公式。本文根据这一公式,对强度极限σ_b不同的两种铸铁材料,分别测得其损伤因子临界值D_c为0.855和0.868...
[期刊论文] 作者:朱泽飞,吴介卿,施明泽,, 来源: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年份:1988
从受扭圆轴M—φ图的相互换算公式出发,利用Nadai公式,推导出大直径受扭圆轴经弹塑性状态后的残余剪应力计算公式,计算简便、准确,在理论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弥补了各...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吕荣坤,郭高昭,黄志强,, 来源: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年份:1993
作了高周疲劳韧性损伤规律的实验研究,实验数据表明,损伤变量D随时间比t/t_f的变化符合幂指数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推算出实验难以准确测定的D_c值.The experimental res...
[期刊论文] 作者:林兆祥,施明泽,郭高昭,黄志强,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本文介绍了用控制应变幅的低周疲劳试验测定材料的损伤因子临界值D_c,试样用45号钢制作。发现损伤因子临界值D_c介于拉伸和扭转试验值之间,且与纯剪切的试验结果较为接近。...
[期刊论文] 作者:施明泽,郭高昭,黄志强,林兆祥,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Ⅰ~Ⅱ复合型裂纹的断裂问题。在薄壁圆筒上开了斜裂纹,其长度为2a=8mm,是用电火花法开出的。为了防止薄壁圆筒扭转时失稳,试验时加了内、外保持器。试验结果表明,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