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施庆麟, 来源:全国光通信学术报告会 年份:1999
[会议论文] 作者:施庆麟,徐沁, 来源:OFS'93全国光纤传感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施庆麟,陆唯群, 来源: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1998
本文介绍了AM-VSB光纤传输设备在多级级联应用中载噪比(C/N)、复合三阶差拍(CTB)、复合二阶失真(CSO)三个主要性能参数的常用计算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用这些方法计算的结果与工程实......
[会议论文] 作者:杭建红,施庆麟, 来源:第五届全国光纤通信学术会议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施震东,施庆麟,, 来源:电子技术 年份:2004
随着光纤制作技术和应用要求的日益提高,简便而可靠地测量光纤的传输带宽也就相应地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先测量光纤的脉冲响应,然后根据此响应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施庆麟,施震东,, 来源: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年份:1986
前言在开展研制高带宽长波长(1.3μm)多模光纤工作的同时,开始进行了扫频法光纤基带测试系统的研究。在研制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激光器和1GHz以上的宽带放大器等元件目前国内...
[期刊论文] 作者:施震东,施庆麟, 来源:中国激光 年份:1986
提出了一种能在光纤中建立起“准”平衡模分布(EMD)的新方法。此法应用了S.S.F.滤模器,使损耗的测试精度大为提高,且为准确测量光纤参数提供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测试激励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施庆麟,杭建宏,陈国庆,, 来源: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年份:1991
在已建立的相移法单模光纤色散测量系统上,就解决光源波长时延特性定标的稳定性及矢量电压表参考信号远端传送等做了试验,从而使单模光纤色散的远端测量成为可能。事实上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程华,曾祥兵,施庆麟, 来源:铁道通信信号 年份:2001
南(宁)一昆(明)铁路在原有PDH数字通信系统上,应用WDM技术开通了模拟有线电视(CATV)传输系统,叙述了WDM器件的选择,计算了系统关键参数,展望了应用前景....
[会议论文] 作者:程华,曾祥兵,施庆麟, 来源:中国广播电视学会2000年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 年份:2000
介绍了在南昆线原有PDH数字通信系统上应用WDM技术开通模拟有线电视传输系统,阐述了该WDM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了关键参数、分析了测试数据、展望了应用前景....
[会议论文] 作者:陈国庆,施庆麟,杭建红, 来源:第五届全国光纤通信学术会议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施庆麟,施震东,邱梅玉,汤仁玉,, 来源:电子技术 年份:1980
脉冲展宽,或称为传输带宽,同传输损耗一样,是光导纤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光导纤维通过信息容量的大小。近年来,由于技术上的进步,国外的光导纤维损耗几乎已...
[期刊论文] 作者:施庆麟,施震东,邱梅玉,汤仁玉,, 来源: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1981
光导纤维剖面色散是设计梯度型光纤最佳折射率分布时必须考虑的性能。它反映了光纤芯折射率分布随波长的变化。贝尔实验室的R.Olshansky和D.B.Reck认为,为了获得光纤的最大...
[期刊论文] 作者:施庆麟,汤仁玉,施震东,邱梅玉,, 来源:无机材料学报 年份:1981
多模光纤中,各传输模之间的群延迟差是引起光导纤维传输带宽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措施,使各传输模到达光纤终端的延迟时间相等,是提高多模光纤传输带宽的重要手段。其措...
[会议论文] 作者:钟祖平,顾国林,刘西钉,施庆麟, 来源:全国第九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99)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施庆麟,施震东,邱梅玉,汤仁玉,, 来源:电子技术 年份:1981
光导纤维的折射率分布是决定多模光纤传输带宽的一项重要参数.一个合理的折射率分布可使光导纤维具有很高的传输带宽.为了测定光导纤维的折射率分布,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