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5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施军琼,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 年份:2004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世界近一半人口提供食物来源.随着稻米产量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追求日益受到重视.单片段代换系消除了遗传背景的干...
[期刊论文] 作者:施军琼,,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年份:2017
针对本校生态学实验教学现状,结合个人实验教学的切身体会,提出从实验内容设置、实验方式的多样性、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期刊论文] 作者:吴忠兴, 施军琼,,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2015
研究性教学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激励和帮助,使学生能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取知识、训...
[期刊论文] 作者:施军琼,魏虹,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0
为了深化对植物种群结构和生命表的认识和理解,以西南大学第一运动场附近的山(以下简称AH山)上的槐树种群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植物种群结构分析及生命表构建实验.结果表明:槐...
[期刊论文] 作者:施军琼,靳萍,黄明,杨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9
[目的]研究金鱼藻对小球藻的他感作用。[方法]使用大型藻类金鱼藻的种植水过滤液和研磨液培养小球藻。[结果]30%金鱼藻种植水过滤液对小球藻的生长有轻微的抑制作用,60%金鱼...
[期刊论文] 作者:施军琼,马剑敏,吴忠兴,,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8
研究了多种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7820可溶性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合成的影响.在18 d内,较高浓度的NO3-,较高的pH和光强,均显著提高了EPS的合成,其中,NO3-对EPS的合成影响最大,其最大产率为5.255μg.L-1.d-1.而KH2PO4,CaCl2,MgSO4等大量元......
[期刊论文] 作者:马剑敏,施军琼,胡倩如,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08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但是却面临着诸多困难。根据在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数年的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体会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现阶段双语教学存...
[期刊论文] 作者:施军琼, 吴忠兴, 马剑敏, 马帅,,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1
束丝藻(Aphanizomenon Morr.ex Born.et Flah.)是我国淡水水体常见的水华蓝藻之一,由其引发的水华已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及生态安全问题。然而,目前对束丝藻的研究仍相对较少。...
[期刊论文] 作者:杨燕君, 许金铸, 吴忠兴, 施军琼,,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磷通常被认为是水体藻类生长第一限制因子,水体中磷的质量浓度对藻类生长与光合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多甲藻(Peridinium umbonatum)是淡水甲藻水华常见的种类,而磷对其影响的研...
[期刊论文] 作者:吴忠兴, 虞功亮, 施军琼, 李仁辉,,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09
由于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Morr.ex Born.et Flah.)的藻丝、营养细胞、藻丝末端细胞(Terminal cells)、异型胞(Heterocysts)、厚壁休眠孢子(Akinetes)的形态和大小等特征易变,对鉴...
[期刊论文] 作者:杜雨欣,代潇潇,杨燕君,施军琼,,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1
以淡水多甲藻(Peridinium umbonatum)为材料,以氯化铵、硝酸钠和尿素为氮源,在119培养基中培养,并测定有关生长和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氮源对淡水多甲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氯化铵、硝酸钠和尿素为单一氮源的多甲藻,细胞密度显著高于无氮处......
[期刊论文] 作者:冉小飞,刘瑞,白芳,施军琼,吴忠兴,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5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及采矿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对水体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镉是生物有机体的非必需元素,在环境中以自由离子和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且易被浮游...
[期刊论文] 作者:施军琼,靳萍,张帆,赵昭,张翔宇,马剑敏,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2
为创建固氮蓝藻与小麦的共培养体系,用1株非固氮的自生蓝藻(聚球藻805)和20株固氮蓝藻(12株念珠藻、8株鱼腥藻)分别与小麦进行共培养并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与小麦共培养的念珠藻属(除......
[期刊论文] 作者:施军琼, 杨燕君, 董聪聪, 张红波, 吴忠兴,,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9
为探究藻类之间的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研究了棕鞭藻(Ochromonas sp.)及其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3种不同接种比例(1﹕4、1﹕1和4﹕1)的棕鞭藻与微...
[期刊论文] 作者:毛莉, 张明, 白芳, 崔懿安, 施军琼, 吴忠兴,,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6
为探究蓝藻水华生消过程对浮游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对三峡库区小江支流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小江采样点的水华优势蓝藻主要为水华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水华中期藻细胞密度分别......
[会议论文] 作者:付小丽,毛莉,张明,白芳,施军琼,吴忠兴, 来源: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九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杨燕君, 徐沙, 刘瑞, 许金铸, 施军琼, 吴忠兴,,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7
以三峡库区支流-汝溪河自然河段为研究区域,调查了自然河段内9个样点的附石藻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数(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IBI),...
[期刊论文] 作者:施军琼,王亚琴,张天泉,马玲,桑贤春,何光华,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18
叶色突变既可作为形态标记用于杂交稻育种,又是研究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理想材料。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诱变籼稻恢复系“缙恢10号”...
[会议论文] 作者:白芳,刘瑞,杨燕君,冉小飞,施军琼,吴忠兴, 来源: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九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八次学术讨论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徐沙, 杨燕君, 许金铸, 施军琼, 宋立荣, 吴忠兴,,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2017
为了探讨不同形态的微囊藻(Microcystis)对光的耐受能力及其应对机制,研究比较了短期高光强条件下群体微囊藻和单细胞微囊藻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高光强胁迫下,群体和单细胞...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