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2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财经 年份:2009
城市如果不是由市场来配置土地,往往造出来的城市就会光有房子没有人      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始终走不出农本社会。100多年来在一些沿海地带一些现代城市发展出来了,但是人口的大部分还是在农村。最近30年尽管沿海的经济发展迅速,沿海城市用面积......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年份:2006
全球化因素的影响  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币值问题,中国的土地劳动者会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损益?……...
[会议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 年份:2004
一、引言笔者题为"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文贯中,2005)一文发表后,主编姚洋转来皮建才的长文,题为"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我...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熊金武,,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4
○文老师,您好!您是国内外知名的华人经济学家,对三农问题、土地制度、城镇化等问题都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您从小生活在上海,不知为何对三农问题会产生兴趣呢?●知名不敢...
[期刊论文] 作者:梁树春,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1989
本刊于1988年第4期发表了文贯中“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病及其对策”一文(以下筒称“文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对其中的主要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笔者认为,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制...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新产经 年份:2013
城市化主要是化农村人口,而不是一味为了已有城市人口的舒适而征收农村的土地。这次回国的一个强烈感受是,举国上下都对城市化充满憧憬,期盼城市化能够源源不断地带给中...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开放时代 年份:2012
内外经济形势要求中国急迫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这就要求更多发挥第一只手的作用,将政府由参与型、与民争利型改革为服务型、指导型,以建设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重...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城市住宅 年份:2015
出版:东方出版社作者在书中提出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是造成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双重扭曲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中国应尊重全球普遍的城市化发展规律,借鉴"老浦西"模式,发...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14
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之兴起,源于匡正以负外部性和公共用地不足为代表的市场失灵的需要,因而是市场配置的必要补充。作为中央计划的残余,现行规划和管制却违背这一初衷,禁止非...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南开经济研究 年份:2010
由于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世界性经济结构的调整已经变得越来越无法回避。在这种时刻,中国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已明显无法持续。面对外需增长的下降,中国急需提振内需。然而,...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经济学(季刊) 年份:2005
为何科学革命只发生于欧洲,是李约瑟之谜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之归于地理禀赋。宋朝的地理禀赋条件对农本社会的自我延续最为不利,却反以城市工商业和民间海外贸易的繁荣,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 年份:2006
全球化因素的影响  世界如何看待中国的币值问题,中国的土地劳动者会有什么样的损益?中国推行渐进汇改,人民币不会过快升值,其原因就是政府担心这样做,中国的出口商品因价...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社会观察 年份:2008
在现行土地制度下,由于农民没有及时获得从土地集体所有制中自由退出的权利,无论是农民个体还是农民集体,都没有获得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地作为资产本来可以带给他...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2009
土地制度的革命不但是经济领域的革命,也是法律、价值、社会身份和观念领域的革命。没有这样的革命加上高层的决心和眼光,"三农"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
[报纸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 年份:
对自宋至清的地理禀赋条件的变化的分析可以导致以下结论。农业生产相对工商部门具有土地密集性质。宋以后疆域相对人口的扩大必然导致人口的空间分布由宋朝的相对集中,周期性......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经济研究 年份:1992
现代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表明,运用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能较集权的中央计划机制更有效率,因而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而,若问某种特定的制度究竟对经济增长、...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中国高新区 年份:2002
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从理论上讲,经济增长的源泉归根结底只有三个:其一是常规投入的增长,即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纯地增加资本、劳动和土地这三样生产要素;其二是引起资本质量...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2012
中国的土地制度和户口制度与要求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严重不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排外性的城市化和外来打工人口壅塞湖并存,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内需不足,从而被迫日...
[期刊论文] 作者:文贯中,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年份:2014
从经济学的规律看,只要各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目标一致,则其经济体制会有趋同倾向,城市他的内在逻辑也会呈现趋同倾向。因此,西方业已形成的全面的、包容性的和环保型的现代化就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