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1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文乐兮,,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年份:1994
补中益气汤治疗小便不利的体会湖南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410007)文乐兮主题词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癃闭/中医药疗法,石淋/中医药疗法小便不利多见于癃闭、淋浊等病,其证应有虚实之分,面古之...
[期刊论文] 作者:文乐兮,,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2003
尤昭玲教授治疗妇科病善于运用药对,且处方用药独具匠心.笔者现将其特点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学位论文] 作者:文乐兮,,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 年份:2002
育龄妇女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避孕方法,但置IUD后可致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等出血副反应,即“宫环出血”。为探讨疏肝化瘀法对本病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医有关本病“瘀......
[期刊论文] 作者:文乐兮, 来源:中医药学刊 年份:2003
笔者在临症时发现:药对中二药逆向组合现象十分普遍.所谓逆向组合,指的是性用或趋向相反的药物组配成对,实现相反相成.下面试就这一用药现象作一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文乐兮,, 来源:中医教育 年份:2002
中医方剂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为中医药院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因此,方剂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今...
[会议论文] 作者:文乐兮,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2002方剂学年会 年份:2003
方剂学的教学,一贯以课堂讲授为主,易于束缚学生的思想,难以启发其主动思维.本文介绍了互动式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其意义....
[期刊论文] 作者:文乐兮, 魏飞跃,,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2
产后"多虚、多瘀、易寒、易热",故产后病治疗重在补虚化瘀祛邪,产后调养以药膳为佳。纯补纯攻均非产后病所宜,因为补虚有留瘀之弊,化瘀有伤正之忧。补虚当以气血为重,然气血...
[期刊论文] 作者:魏飞跃, 文乐兮,,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2
李用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推崇易学,不仅论病析药每每浸染易学文化色彩,而且辨证论治总能融会易学思维,尤其体现在见微知著,既病防变;分清标本缓急,相时而动;立足整体,据...
[期刊论文] 作者:文乐兮,魏飞跃,,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年份:2009
方剂中药物的剂量与方剂效用、毒性关系密切。方剂药物的总量、主药用量、药物间的用量比例变化,不仅可改变方剂药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方剂的功用主治。方剂中药物用量恰当,...
[期刊论文] 作者:文乐兮,魏飞跃, 来源: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归纳比较了历代医籍中九首不同的大柴胡汤。运用中医理论,从分析,阐述方剂的配伍原理入手,探讨了各首大柴胡汤在功用,主治上的共性与个性,并总结出大柴胡汤的用药规律及使用要点。......
[期刊论文] 作者:文乐兮,魏飞跃, 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年份:1996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归纳为感染、神经病变、血管病变3个方面。感染以疖、痈、癣、肺结核、泌尿系统感染为常见,其与血瘀的关系主要是局部的经络阻塞,气血凝滞。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
[会议论文] 作者:杨勇智,文乐兮, 来源:2004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4
婴幼儿腹泻是临床中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多发生在秋季(9~11月份).本文就应用葛术参苓汤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张延武,文乐兮, 来源:2004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4
本文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现状,认为肾虚血瘀痰凝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进而指出补肾活血化痰是该病治疗的一个主要方法.并就用药特点谈了一些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瞿延晖,文乐兮,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1996
本方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味药组成。其有关的现代研究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制剂1.1 剂型 除了传统的口服汤剂之外,现代还制成有冲剂以及以水煎液作为灌肠...
[期刊论文] 作者:谈晓双,文乐兮,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20
目的探讨《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崩漏门》组方用药规律与特点。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崩漏门》中所用方剂及药物的四气、...
[期刊论文] 作者:瞿文晖,文乐兮,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份:1997
3 临床应用 3.1 外科 3.1.1 肠梗阻 以本方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6例,用药后均解除梗阻而治愈,其中46例随访3年未复发,20例半年至1年内复发1~3次不等,但每次使用大承气汤...
[期刊论文] 作者:尤昭玲,文乐兮,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4
归纳了妇科药对中相须、相使、相畏、相反等常见配伍形式。通过对上述配对方式及药对实例的分析 ,揭示了妇科药对的配伍规律 ,阐明了其具有增强疗效、完善功能、变生新效、趋...
[期刊论文] 作者:文乐兮,尤昭玲,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15
国家妇科名中医尤昭玲教授基于中医传统安胎方法不完全适应现代临床的背景,构思中医"别类分步"安胎方案。该方案依据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人工授精(AI)、药物助孕、自然受孕......
[期刊论文] 作者:尤昭玲,文乐兮,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尤昭玲,文乐兮,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份:2004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