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5
清末新政与华侨对国内的投资戴鞍钢很长一段时间,清末新政被简单斥之为“假维新”。揆诸史实,这种认识经不起推敲。本文拟就新政对华侨国内投资的鼓励和推动进行探讨,从一个侧面...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6
近代皖人织布工场在沪述略戴鞍钢清末民初,在上海手工行业突起一支新军,这便是来自安徽的一批手工织布工场。它们顺应市场需求,适时地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注重产品的质量,且营销手...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4
戴鞍钢认为,在经济史研究中需注意主政官员的地位、政见和财力,他们往往对所在辖区的经济变迁影响甚大,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强对具体社会环境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94
近代上海与周围农村戴鞍钢近年来,城市史研究方兴未艾,但联系周围农村变化来考察近代城市发展的论著尚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因为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城市的发育成长,都离不开周...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1996
论近代上海港崛起的历史地理底蕴戴鞍钢1843年上海开埠后,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国内转口贸易和埠际的首要枢纽港,并因此对周边地区及长江流域的经济变迁发生深刻影响①。然以往学者...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1996
近代上海与长江流域商路变迁戴鞍钢长江流域是近代中国经济重心之所在,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在1843年开埠后,以其地理、经济等综合优势,很快取代广州,跃居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并因此有力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的社会近代化进程...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谢宝耿,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7
戴鞍钢认为,在经济史研究中需注意主政官员的地位、政见和财力,他们往往对所在辖区的经济变迁影响甚大,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应进一步拓宽视野,加强对具体社会环境的历史考察。...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袁哲,吴梦吟,卢晓璐,李杨,李信之,王银飞,祁梁,康凌,梁俊平,王慧,邓爽,徐佳贵,李丽,王勉,,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10
戴鞍钢教授: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一些汉族督抚大员崛起,对当时及以后的政局有深刻的影响,是晚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我们这次讨论课的议题。按...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史林 年份:2004
内河航运在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它直接推动了民族资本船舶修造业和近代上海港区、城区的扩大及远郊城镇的发展。在大力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一...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2013
1843年上海开埠后,电报电话作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便捷的通讯工具,首先传入并逐渐扩展至江南地区,客观上促进和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了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维护民主共和,重新集结革命力量,组建了中华革命党,与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展开殊死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篇章。After the...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10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对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外来侵略战争的威胁,清朝统治者或盲目自大或无所作为。鸦片战...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12
清代漕运在晚清由盛转衰,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其间原先藉漕运谋生的人数众多的漕船水手纤夫的遭遇和动向,反映了晚清社会转型中所面临的困局和难题。...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年份:2011
资政院和各省谘议局,是清末新政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爱国人士争取民主权利的场所,与辛亥革命的发生也有诸多关联。...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1988
【正】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洋货倾销,使中国原有的城乡手工棉纺织业普遍受到冲击。这种冲击所造成的结果和影响是十分复杂的。以往一些论著常以郑观应十九世...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阶段,西部地区曾有一些企业较早创办,但除一二家企业勉强维持外,其余均昙花一现,相继停闭。除了自身因素,还因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主要不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4
多年来,近代科学知识在晚清中国传播的研究成果丰硕,佳作甚多,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可为代表,相对冷门的地质学在华传播,也有专题论述(杨丽娟:《清末地质学的...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晚清新式教育在杭州及浙江起步较早,发展较显著。它打开了众多年轻学子的眼界,启迪了他们的心扉,促使其更多地关注社会和时局,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在此基础上,清末历史的走向,推动......
[期刊论文] 作者:戴鞍钢,,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随着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加速,同时受实业救国思潮和清朝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中国的民族工商业和近代城市经济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与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