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7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建,戴志一,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1994
莲缢管蚜生理年龄生命表及其参数分析朱建,戴志一,陆自强(江苏农学院,扬州225001)LifetableofphysiologicalageofRhopalosiphumnymphaeaeanditsparametricanalysis...
[期刊论文] 作者:杨益众,戴志一,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6
三化螟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为害性杨益众,戴志一,徐敬友,王庆林(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9)三化螟的发生、为害与水稻品种的关系,虽有不少报道,但缺乏内在机理的分析。本文以粳稻、杂交稻...
[期刊论文] 作者:杭三保,戴志一,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4
一种室内累代饲养二化螟绒茧蜂的方法杭三保,戴志一,沈国清,居月民(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1)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Munakata是江苏省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
[期刊论文] 作者:杨益众,戴志一,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棉铃虫饲养中的几点新发现杨益众,戴志一,黄东林,王春安,王庆林(江苏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扬州225009)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为近几年来全国各大棉区重新回升的特大害虫。...
[期刊论文] 作者:黄东林,戴志一,杨益众,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7
诱集稻象甲成虫的一种新办法黄东林戴志一杨益众(江苏省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9稻象甲(EchinocnemussquameusBilberg)是江淮稻区的重要害虫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杨益众,戴志一,徐敬友,王庆林,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6
三化螟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为害性杨益众,戴志一,徐敬友,王庆林(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9)三化螟的发生、为害与水稻品种的关系,虽有不少报道,但缺乏内在机理的分析。本文以粳稻、杂交稻...
[期刊论文] 作者:杭三保,戴志一,沈国清,居月民, 来源:昆虫学报 年份:1994
一种室内累代饲养二化螟绒茧蜂的方法杭三保,戴志一,沈国清,居月民(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1)二化螟绒茧蜂ApanteleschilonisMunakata是江苏省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
[期刊论文] 作者:杨益众,戴志一,黄东林,王春安,王庆林,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棉铃虫饲养中的几点新发现杨益众,戴志一,黄东林,王春安,王庆林(江苏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扬州225009)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为近几年来全国各大棉区重新回升的特大害虫。...
[期刊论文] 作者:戴志一, 来源:生物防治通报 年份:1990
本文报道了黄斑盘瓢虫的有效积温。其卵、幼虫、蛹与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4,8.9,11.8与9.9℃;有效积温分别为41.1、138.8,53.6与243.3日度。其发育速率受猎物的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戴志一,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80
在研究昆虫幼虫的龄和龄期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室内个体饲养的方法来进行。由于室内饲养的环境条件与野外存在一定的差别,且一般饲养的个体数量少,所得平均数并不能代表所有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建军,戴志一, 来源:江苏农业研究 年份:2000
通过离体酶活性测定,研究取食小麦,豌豆等寄主植物和人工饲料对棉铃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棉铃虫体内羧酸酯酶活性不......
[期刊论文] 作者:黄寿山,戴志一,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1
通过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谱带的差异,鉴定了4种赤眼蜂。舟蛾赤眼蜂在谱带B区有b1,其余3种赤眼蜂B区无带。拟澳洲赤眼蜂在A区有a3、a4带。而稻螟赤眼蜂在A区为a1与a4...
[期刊论文] 作者:戴志一,祝树德,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1989
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Banks)是世界性害螨之一,近年在我国的危害日趋严重。笔者于1986—1987年间对该螨的实验种群和田间消长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戴志一,祝树德,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估算昆虫发育起点和积温的模型。实验证明不同温度水平对昆虫发育的有效性不同。可用温效系数来度量不同温度的有效性;以正弦模型模拟温度与温效系数的关...
[期刊论文] 作者:戴志一,王新华,,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本文对黄斑盘瓢虫(Coelophora stucia Mulsant)捕食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斑盘瓢虫不同虫期的捕食量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猎物密度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渐...
[会议论文] 作者:黄寿山,戴志一,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首届全国青年昆虫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杨益众,戴志一,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对禾谷缢管蚜有翅型与无翅型生物学习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翅型在体重、胚胎数、蜜露排泄量、耐高温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2种翅型蚜,其体内胚胎数与体重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祝树德,戴志一,吴涛,,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88
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rasonemus latus(Banks)又称黄茶螨,严重地为害蔬菜、茶树、柑桔等多种作物。近几年,该螨为害日益加重,四川、北京、浙江等地对其生物学特性做过不少...
[期刊论文] 作者:戴志一,黄东林, 来源:昆虫知识 年份:1991
近年来,在江淮稻区稻(根)象甲Echin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为害有日益加重趋势,特别是秋季大面积推行免、少耕的地区,这一趋势尤为明显。1987、1988年作者在扬州市郊...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凤举,戴志一,, 来源:江苏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提出了Schoolfield模型参数初值估算的一种新方法,并介绍了用Marquardt法最优化拟合该模型的算法。文中用侧多食跗线螨在不同温度下发育速率的实验数据作实例,给出了计算初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