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7
解放后,农书整理勃兴。南北农史学家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各尽所长,将传统考据学方法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对中国古代农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在农书搜求、编目、校勘、注释、今译、......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1999
司马还认为农工商虞等经济活动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本质都是求富争利,首次完全从经济学角度看待农商关系问题,倡导农商并重;他注重对微现经济问题的考察,总结致富守财的治生经验,提......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生命世界 年份:2014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各种动力能源的利用。传统时代的农业动力除了人力自身之外,就是畜力以及风力、水力等。比较而言,风力、水力利用受环境因素...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3
现代常规农业依赖于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外源性物质投入,它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于是世界各国开始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生态农...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03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农书研究可以分为起步,勃兴,停滞,复苏和繁荣,平缓发展五个阶段.对大型综合性农史文献内容及形式的探索始终是农书研究的主题,成果丰硕且时代特色鲜明.月令...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2007
我国古代西部农牧业开发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三次农业开发高潮分别出现在汉唐盛世和清代前期。不论国力强弱、疆域大小,历代王朝开发西部农牧业的举措均以移民屯田...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年份:2007
唐王朝针对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恩威并重,采取设置羁縻府州、绥纳内徙民族、移民屯田、和籴、互市、监牧养马等一系列经营措施,保持边疆的稳定和安宁,协调民族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生命世界 年份:2014
中国的高粱栽培至少有两千年历史。古人种高粱主要是为了食用,后来,高粱的用途逐渐增多,并出现食用、酒用、糖用、饲用、帚用等不同品种类型。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中国农...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三国时期 ,曹魏控制西北 ,蜀汉占据西南 ,两国主要在西部地区争战 ,粮草供给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为此双方都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措施。曹魏在西部一些适宜农业的...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1998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近年来成为《史记》研究热点,研究角度和层次各有不同,只是鲜有从农业经济角度着手者。农业是古代社会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司马迁的经济观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农...
[会议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 年份:2004
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畜力利用包括土地耕作、农田灌溉、粮食加工以及农业运输等各个方面,其中以牛耕为主体。畜力的大量利用和耕牛役马的家庭饲养,使人与畜相伴相依,由此不仅...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中国农史 年份:2010
从1920年到2010年,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已经走过90年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末,农遗室先贤以整理农业遗产、古为今用为学术理念,筚路蓝缕,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爬梳...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3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和西北两大部分,自然环境独特,新石器时代的粟作文化和稻作文化交相辉映,是中国原始农业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农业起源以相对定居为前提,而农业的不断...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2
《史记》记述了黄帝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间的中华文明史,内容博大精深、体系宏伟,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誉为百科全书式通史著作。近年来,《史记》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汉代冬小麦的推广既有社会经济因素 ,也有自然环境因素。在黄河下游地区 ,利用冬小麦的生长特点 ,避开河汛水灾应是冬小麦推广普及的基本原因。在关中地区 ,冬小麦的推广普及...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2003
为了维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王朝恩威并重,曾在西北、西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经营政策和措施,包括设置军政机构、拓展驿路交通、移民屯垦、茶马互市、改土归流等......
[期刊论文] 作者:惠富平, 来源:古今农业 年份:1999
近来习读《史记·河渠书》,体会颇深。古代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兴衰和人民生命安危,规划与修治水利灌溉工程是中央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从《河渠书》本身看,司马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