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膜科学与技术 年份:2004
据中国科大新闻网2016年8月26日讯,对碱性离子膜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包括如何提高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
[期刊论文] 作者:文昇铉, 来源:膜科学与技术 年份:2011
值《膜科学与技术》杂志创刊3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韩国膜协会表示最诚挚的祝贺。该刊自创刊以来,已成为膜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内的一座宝库,以其全面性、前沿性、导向性等特点,为中......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水处理技术 年份:2004
用阴离子交换膜回收废酸是工业中处理酸性废液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对该过程及过程中所用到的阴离子交换膜(扩散渗析膜)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初步论述,重点介绍了DF系列阴膜在回收...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稀有金属 年份:1994
研究了用乳状液膜法从硫酸法钛白废液中提取微量抗的可能性,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膜相组成和工艺条件,并与相同体系的萃取结果作了比较。...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稀有金属 年份:1995
研究了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冶炼厂废液中的铼,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条件,铼的回收率高于97%。...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膜科学与技术 年份:2008
离子交换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60年前,也是我国最早开发的膜过程,目前已经从当初实验室的研究走向不同工业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以离子交换膜为...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中外技术情报 年份:1991
[会议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 年份:2004
50年来,离子交换膜从无到有,并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现今,离子交换膜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工业、环境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成为解决这些领域中技术难题的有力工具。离子膜的介入...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化学工程师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湿法冶金 年份:1994
本文研究了间歇法乳状液膜提铣的多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膜相配方和适宜的操作条件,一次处理5min,提钪率可达95%以上。...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安徽化工 年份:1992
铜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有色金属。铜的需求促进了铜电解精炼的发展。与此同时,产生了大量低浓度的铜电解液,这些电解液若不妥善处理,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对环境危...
[学位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天津大学 年份:1995
该文将化学工程原理应用于药物释放这一多学科性领域,对混合药膜和涂层药膜的释放动力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该文将依据化学工程学原理对扩散控制型释放体系进行研究,研究...
[会议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第四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第七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年份:2011
[会议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第二届全国膜技术在冶金中应用研讨会 年份:2006
离子交换膜的产业现状Juda在1949年发明了离子交换膜,并于1950年成功地研制了第一张具有商业用途的离子交换膜,从此离子交换膜成为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受到日本及欧美等国的充分...
[会议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2011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年份:2011
[会议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第九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年份:2016
[期刊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年份:2002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ossibility of attaining sulphonated poly(phenylene oxide) (SPPO) with a relativelyhigher sulfonation degree. To achieve this aim,...
[会议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18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 年份:2016
离子交换膜是膜状的离子交换树脂.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高分子骨架、固定基团及基团上的可移动离子.因此和离子交换树脂一样,按照其带电荷的种类不同主要分为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简称阳膜)膜体中含有带负电的酸性活性基团,如磺酸基(-S......
[会议论文] 作者:徐铜文, 来源:第九届全国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 年份:2016
基于离子交换膜的电膜技术由于其独特的离子传递特性,可以进行离子物系的分离分级,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能量转换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不过传统的离子一般是两相结构:惰性聚合物相和功能基团相,待传递组分的通量低,选择性也不高(因为惰性聚合物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