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揆,, 来源:材料工艺 年份:1976
苏修美帝,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霸世界,肆意推行核讹诈政策,把发展战略导弹核武器,作为军备竞赛的主要赌注,于一九六四年前后开始了发展第三代战略导弹的竞赛。由于双方都研...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揆,, 来源:材料工艺 年份:1978
本文提供了再入飞行器鼻锥材料筛选试验的结果,这些筛选试验是在俄亥俄州莱特·彼得逊空军基地的空军飞行动力实验室再入鼻锥试验设施上进行的。这些试验称为“M组”试验,是...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揆,, 来源:材料工艺 年份:1977
自从人们对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中的设计、应用开始重视以来,复合材料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是航宇结构方面唯一的最引人注目的发展项目。原则上复合材料有可能平均节省重量和...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揆, 来源:宇航材料工艺 年份:1985
航天部第13情报网“5132”会议和《宇航材料工艺》期刊通讯员会议于1985年10月15日至20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此次会议系本年度第二次技术情报交流会,旨在探讨宇航材料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田,徐道揆,, 来源:国外导弹与宇航 年份:1982
众所周知,弹头,尤其是弹头鼻锥防热是洲际导弹设计的难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外曾提出过热沉、烧蚀和发汗三种技术途径。热沉技术常会使弹头过于笨重,故早已被淘汰;烧蚀...
[期刊论文] 作者:史可顺,徐道揆, 来源:中国航天 年份:1982
七十年代初,美国空军从范登堡基地发射的导弹,在夸贾林岛落区遇到了暴雨的不利天气,再入体出现了反常的气动现象。人们估计这是再入体端头或防热层过度受雨侵蚀的缘故。后来...
[期刊论文] 作者:史可顺,徐道揆, 来源:中国航天 年份:1982
洲际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时,经受着严重的气动加热和气动力的作用,端头周围附面层空气温度通常高达10000°F以上,这样高的温度,再加上表面的气动剪切力,就造成了极为严峻...
[期刊论文] 作者:李泽田,徐道揆,, 来源:材料工艺 年份:1980
前言发汗冷却技术在国外已经进行了多年研究。自1929年奥勃斯(Oberth)第一次认识到发汗冷却对于火箭发动机冷却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之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这...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揆,徐绍荣, 来源: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年份:1989
[期刊论文] 作者:刘海宽,徐道揆,王绍锦,韩鸿硕,, 来源:材料工艺 年份:1977
“技术目标文件”是美国空军材料试验室为满足空军武器系统研制的今后需要而向各界研究人员阐明新材料研究方向的技术性文件。现将其主要内容摘译如下,供参改。The Technic...
[期刊论文] 作者:韩鸿硕,史冬梅,王一然,徐道揆,曾庆湘, 来源:情报理论与实践 年份:1994
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情报调研分析与数据处理一体化的方法,对航天防热材料课题进行研究,提高了研究的效率、质量和情报研究的水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