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卓珍,张易, 来源:中国民兵 年份:2002
在山东省微山湖区,谁都不会忘记全县“养蟹大王”、一位普通的民兵指导员徐道彬创下的三个第一:第一个在微山湖区办起了养蟹基地,第一个作为科技人才到经济发达的江浙两省传...
[期刊论文] 作者:杨成胜,, 来源:科学养鱼 年份:2010
山东省微山县傅村镇濒临南四湖,具有发展水产养殖的便利条件,该镇新张庄村的支部书记徐道彬,依靠在湖滩地改造的鱼池进行了多年的养殖,有着二十多年的水产养殖经验,以往他都...
[期刊论文] 作者:黄德宽,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13
乾嘉学派一向被学术界推为有清一代学术发展的高峰。关于乾嘉学派内部的分野问题,自19世纪末章太炎《訄书·清儒》问世,其中之吴、皖分派,影响学界甚大。之后,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续增"扬州一派",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更发"吴学最专,徽学最精,扬州之......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09
在中国历史编纂学漫长的演进过程中,除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诸史书体裁外,学案体史籍也是其中重要的编纂形式。陈祖武先生所著《中国学案史》(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版),...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理"与"礼"是清代学术史上理学与考据学思想争议的两个重要概念。作为乾嘉学术的代表人物,戴震的礼学研究与理学批判,继承姚际恒和江永的治学路径,确立"理存于礼"的思想体系,启导凌......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份:2010
戴震是乾嘉学术的杰出代表,他从徽州乡野来到京师后,以素衣秀才的身份在很短时间内就"声重京师,名公卿争相交焉",其学术何以迅速得到认同,是当今学术界悬而未决的问题。文章通......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史学集刊 年份:2012
在清代数学和天文学史上,关于江永对待西学的态度及其贡献,历来颇有争议。及身而至的便有梅瑴成的不满、钱大昕的批评,其后更有钱熙祚的指责、钱宝琮的肯定。综观后人评说,大...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2014
明清徽商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科举和学术事业的辉煌。徽商家庭出身的金榜,既是乾隆壬辰科的状元,也是“皖派”学术的中坚人物。通过对金榜家世生平、学术风格...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3
江永是清代一位醇正的儒家学者,其学以矫正宋明理学空疏之弊而溯求于上古典章制度,开创了"皖派"学术的一代新风。然而,江谦托名其祖江永的一部《放生杀生现报录》,既有损于这...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从民间学术视野考察可知,徽州朴学家的学术起点和重点在于实用性的学问。他们首先是小学、历算和礼制学家,其次才是经学家和哲学家,这种先“术”后“学”的治学路径,与徽州人文自......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清代乾嘉学术研究中,"戴段二王"的徽名已为近年的学界所关注,他们之间的师承关系,也为人所熟知。以《广雅疏证》为例可以梳理出高邮王氏对戴震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和治学精神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从因声求义、经字互证、"四体二用"学说三方面探讨段玉裁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戴震与朱熹同出于徽州,又各领时代风骚。程朱理学受到统治者和理学家的大力提倡,却遭到戴震的猛烈攻击。有人认为,戴震早期是程朱理学的信徒,晚年转而攻击理学,是忘本。我们...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西学东渐之时,清代学者对待西学的态度不一。戴震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有为”思想和大一统观念,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更是有着“天朝大国”的优越感。他凭......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清代考据学是继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之后,对中国传统学术和思想文化加以整理和总结的集大成之学。"皖派"学术是乾嘉考据学的主体,也是清代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主持人语]学术界对于朱熹、戴震、胡适的研究早已蔚为大观,只是人们少从"徽学"角度看待而已。其实,"徽学"一词早期的学术界定,就包括以朱熹为开山之祖的"新安理学",及其...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文献 年份:2011
《续修四库全书》第166册收《四书按稿》一部,原书系清抄稿本,编者将作者定为“[清]江永撰”。原书稿藏于复旦大学图书馆,馆方确认其为清乾隆十五年抄本。该书版框高212毫米,...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8
朱熹与戴震同出于徽州,为各自时代的学术最高峰。戴氏以“遂情达欲”商兑于朱子“存理灭欲”之说,成为乾嘉以后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无法绕过的话题,也成为后世注目朱、戴关系的单一......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20
乾嘉时期的“皖派”学术,随从徽商的经营而活跃于淮扬一带;道咸以后,因社会时事变迁和新安江流域的经济繁荣,又以两浙为盛。通过梳理晚清黄以周父子与徽州学者的交游,兼以考察《礼书通故》对“皖派”学风的继承与发展,可以从中发掘“皖学”入浙的学脉传承,观览......
[期刊论文] 作者:徐道彬,,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徽州地少人多,科举仕途与四处经商是明清时代徽州人摆脱贫困、追求富贵生活的两个重要途径。他们儒而不成则转而为贾,或亦儒亦贾,贾儒相济。经商致富的徽州人,热心文化事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