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5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远昭,,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3
中国艺术有一种“拙”的智慧。“拙”指艺术家不刻意追求艺术的精美,而是超越法度和秩序,淡去目的和欲望,自由无束。诗境的真实、画境的寂静、书法的萧散、篆刻的古朴、园林的自......
[学位论文] 作者:徐远昭,,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9
威廉·格纳齐诺的小说致力于描写作为观察主体的主人公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突显了主体的“觉知性”,在文本上则体现为意识流的“破碎性”。作者指出娱乐文化在无形中扼杀...
[期刊论文] 作者:徐远昭, 来源:美与时代:美学(下) 年份:2019
赵园注重探索文学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历史,注重追问文学现象背后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而不仅仅是描述文学现象,这使得《艰难的选择》一书具有思想的深刻性。...
[期刊论文] 作者:徐远昭,,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份:2019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描绘了一个被困的世界,塑造了诸多个性鲜明的角色,否定了传统的英雄,表现出在荒诞疯狂的世界里,人应该敢于反抗,打破圈套,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尼采...
[学位论文] 作者:徐远昭, 来源:武汉大学 年份:2019
威廉·格纳齐诺的小说致力于描写作为观察主体的主人公的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突显了主体的“觉知性”,在文本上则体现为意识流的“破碎性”。作者指出娱乐文化在无形中扼杀着现代人的主体性,无处不在的广告使人过度沉迷于物质消费,图像化的电视则使人渐渐丧失理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