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4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子超,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1
5月16日晚,徐苹芳高烧、虚脱,紧急入院抢救。第二天,他嘱咐儿子徐昂:“回家拿书,还要写东西。”  5月19日,徐昂鼓励父亲:“回头你再把稿子好好写完。”老人靠在枕头上,来回摇头,“来不及了。”  ...5月22日早上5时40分,81岁的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徐苹芳,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驾鹤西去。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大学培养出的最早的考古专业毕业生,徐苹芳自1956年起就...
[期刊论文] 作者:徐苹芳, 许宏,,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7
徐苹芳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考古学家,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他研究视野宏阔,涉及中国文明的形成、中国古代城市、汉代简牍、丝绸之路和宋元...
[期刊论文] 作者:李志荣,,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2
2011年5月23日,徐苹芳先生骤然长逝的第二天,我曾经写下这样的话:"徐苹芳先生,是一位卓越的考古学家,是一位卓越的考古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学生.在一个全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王军, 来源:看历史 年份:2011
5月22日上午,我在天津大学采访王其亨先生时,远在新疆出差的89岁的谢辰生先生打来电话:“今天凌晨5点40分,徐苹芳先生走了!”我心中一阵绞痛。  “没人啦!”谢辰生先生在电话那边大声叹息。  ...因为就在过去几个月里,我还不时在媒体上看到徐苹芳先生为文物保护大声...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文物 年份:2011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徐苹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5月22日在北京...
[期刊论文] 作者:文爱平,, 来源:北京规划建设 年份:2009
当我随徐苹芳先生步入这京风京韵的老...
[期刊论文] 作者:立山,李甦,, 来源:文明 年份:2007
在我们筹备2007年“丝绸之路”选题策划的时候,特别邀请了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前排左一)来到文明杂志社,和全体编辑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座谈会上,徐先生重点...
[期刊论文] 作者:许宏,, 来源:文物 年份:2011
一2011年5月22日晨,恩师徐苹芳先生—一位睿智的老人停止了思想。他书房的书桌上,还摊着纸笔和书籍。数日前住院,一如平日出门开个会那样,他本来想着很快就会回来的。他...
[期刊论文] 作者:季燕京,, 来源:文明 年份:2011
2011年5月22日,徐苹芳先生在安详中走完了人生道路,享年81岁。10月3日,徐苹芳先生入葬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考古凝心血元大都成图,保护重整体北京城存音”人们用这样的...
[期刊论文] 作者:许 宏 吕世浩, 来源:中国文化遗产 年份:2010
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领域,学者徐苹芳,是连普通公众都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位老人的睿智儒雅和博学多识,尤其是正直坦诚、敢怒敢言,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期刊论文] 作者:徐苹,,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6
情境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徐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10003)情境教学模式是运用教师的语言与情感。教学的内容以至课堂的气氛,造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从而使他们...
[报纸论文] 作者:, 来源: 年份:
本报讯:近日,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等4位专家联名写信给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建...
[期刊论文] 作者:徐苹芳, 来源:北京规划建设 年份:2001
徐苹芳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会长。数十年来,他不仅参与、主持了国内许多重大项目的考古发掘工作,且多有著述。他对中国城市的起源、发展,特别是对古代的城市...
[期刊论文] 作者:徐苹,张学玲, 来源:宁波医学 年份:1996
小儿心导管检查及造影术的配合与护理徐苹,张学玲心导管检查及造影术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的一项重要的有创检查术。我院自1993年4月至1995年10月间行小儿心导管检查造影手术34例,现将手术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拓之, 来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56
承徐先生远道来书,对我所写的「骨董琐记质疑」一文,提出反质。目前文化出版事业和科学研究工作,十分需要发扬自由讨论与相互批评的精神,徐先生的认真态度,正是我们所欢迎的。兹简单答复如次:其一,关于「鼻烟壶」与「至德」。骨董琐记的原文:「……按吴晚亭有咏......
[期刊论文] 作者:王新玲, 来源:中国报道 年份:2011
5月22日,我国考古学家徐苹芳因病去世,享年81岁。  在中国考古界,徐苹芳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是他的“主战场”。而徐苹芳最为学界称道的,是元大都的发掘工作。  ...
[期刊论文] 作者:姜广平,, 来源:文学教育(中) 年份:2010
须一瓜,女,原名徐苹,生于上世纪60年代。2000年起,陆续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作家》、《上海文学》、《福建文学》、《小说界》、《江南》等杂志发表中短篇...
[期刊论文] 作者:宋奕,徐安,, 来源:中华遗产 年份:2005
我们问投身此项考古研究多年的徐苹芳先生:“元...
[期刊论文] 作者:朱祖希,, 来源:北京观察 年份:2017
已故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乘飞机在北京上空鸟瞰北京城时,你将会被宏伟的北京街道、胡同布局所震撼。徐先生的话正代表着北京旧城街道的风貌,大街胡同...
[期刊论文] 作者:蒋晓春,李大地,, 来源:考古 年份:2008
一、秦汉时期家族墓的一般情况关于家族墓的含义,可以徐苹芳先生的看法为代表:"秦汉以来,随着封建制的巩固和发展,族葬墓地逐渐消失和改变,代之而起的是家族葬。在一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