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6
胸痹心痛病是临床常见心系病证之一,最早见于《内经》。《金匮要略》明确了胸痹心痛的概念和病机,奠定了辨证论治方法。金元时期,在辨证和治法上有诸多补充,但在心痛的含义和...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2
陆渊雷先生是海派中医的代表医家之一,在学术上参汇中西医学,提倡“中医科学化”,著有《伤寒论今释》和《伤寒论概要》,明确六经的概念和渊源,强调证候群是六经病证的本质,对于张仲......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来源:露天采矿技术 年份:2005
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介绍了当今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概况,以及数字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来源:露天采煤技术 年份:2002
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社会作用,加强图书资料的管理以提高其利用率是各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目的.文章介绍了日本全国图书管理中,综合目录的分类方法,信息网基础的标准,以及各馆...
[学位论文] 作者:徐立思, 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 年份:2013
[会议论文] 作者:徐立思, 来源:2011年上海市研究生暑期学校研讨会 年份:2011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思想,首创病证结合的诊断模式.辨病是准确辨证的前提和基础,辨证则是对疾病认识的细化和补充.中医肿瘤治疗具有整体观和恒动观两个学术特点,病证结合思想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辨证与治疗,对中医肿瘤治疗的学术......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何立人,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杨枝青, 徐立思,,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17
选取姜春华教授发表于《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的《教余随笔三则·我用桂枝龙骨牡蛎汤》一文中的四则关于桂枝龙骨牡蛎汤的医案,从经义、注疏、方解、按语四个角度对...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沈梦雯, 来源:河南中医 年份:2020
中医学蕴含丰富的王道、霸道思想,王道治法重视人体正气,补其不足,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霸道治法以祛邪为首要目的,损其有余,以达邪祛正复之目的。《伤寒论》中,霸道治法较少,...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杨枝青,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8
王正公行医60余年,秉承家学,擅治外感热病。王正公从"标"、"本"的角度阐明中医与西医对冠心病的不同认识,提出了"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治疗原则,强调治疗时当先分清标本缓急,...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何新慧,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21
近代医家论治冠心病多从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法,而心阳在心系病证甚或胸痹心痛病的论治中已有重要地位。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与心阳虚证有密切相关性,张仲景在论治胸痹心痛时提出的"阳微阴弦"理论,治以温通心阳为其根本,进而应用治心肺、治心脾、治心肾三层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孔祥亮, 何新慧,,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4
探析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辨治心阳虚证的八种治法,包括温振心阳法、通阳宣痹法、温阳降逆法、阴阳双补法、温阳散寒法、温阳利水法、温阳解表法、回阳救逆法。...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孔祥亮, 何新慧,,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2015
心阳虚证是临床常见证候及最终转归,是导致死亡的主因之一。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于心阳虚证有其独特的辨治规律。心悸、心胸痞满、胸痹心痛和畏寒肢冷是心阳虚证...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陈晓晖, 何新慧,,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3
探析清代徐鹤所著《伤暑论》的学术思想。理论方面提出"以暑为温热之总纲"的观点,主张以暑邪统温、热、火等病邪所致之证,倡导三焦分论、治宜合参;临证方面继承古法、创立新...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孔祥亮, 何新慧,,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年份:2012
《伤寒论》对于血分病证的论述内容详尽,理法方药俱全。张仲景从血分病证与六经传变的关系上,揭示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特点。出血是血...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陈晓晖, 何新慧,,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年份:2016
文章介绍何新慧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经验。何氏继承先辈经验,结合自身临床体会,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责之于热、毒、湿、瘀、虚,临床以虚实夹杂之证多见,治疗注重平衡寒热虚实,...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陈晓晖,蔡珏,毕丽娟, 来源:江苏中医药 年份:2021
卞嵩京教授以《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所载之药性理论诠释《伤寒论》《金匮要略》,以经解经.临床辨证,必以《汤液经》法辨证论治为准则;处方选药,亦以《本经》药性主治...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单静怡,蔡珏,毕丽娟,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21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饮食无节、嗜食冷饮烟酒所致,久而脾胃受戕,轻者胃阳被遏,久则中阳衰败.卞嵩京先生治胃首重胃阳,温运方为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常用方.临床研究显示,温运方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逆......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思, 符徳玉, 桂明泰, 徐邦杰,,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年份:2015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及颈动脉硬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337例EH患者尿MA水平及颈动脉超声、心超的检测,同步测量血压、身高、...
[期刊论文] 作者:贺晓立,徐立思,王军,余静,卞嵩京, 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年份:2019
此例EV71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为4岁女童,自发病之日起先后应用物理降温、非甾体抗炎药、丙种球蛋白、甲强龙、甘露醇、利巴韦林等,病情仍难以控制,体温持续升高,合并头痛、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