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胡伟文,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红楼梦》意象论徐洪火,胡伟文《红楼梦》在运用意象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取事为象,种类万千从楚辞的香草美人到唐诗的忧愁似水。中国古...
[期刊论文] 作者:叶晨晖,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正】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年第一期登载有徐洪火的《释“五马”》一文.经过他的查证文献资料和考核出土文物,认为目前流行的汉乐府《陌上桑》“使君...
[期刊论文] 作者:王振泰,, 来源: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近几年来,关于苏轼词风方面的研究文章接踵出现,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吴世昌先生的两篇文章。 本文,就“豪放”、“豪放派”问题,评吴世昌先生词说,并...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正】 明代中后期戏曲非常繁荣,在创作上出现了具有很大影响的针锋相对的两大流派:重文彩的临川派和重音律的吴江派.在明末临川派喜剧作家中,吴炳成就最为杰出.吴炳,字石渠,...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正】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古代帛书.在这些帛书中,有两种《老子》的写本,一种在卷后附有四篇久已失传的古书,人们称之为帛书《老...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正】 傩是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形态,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具有全民性,其普及程度是任何别的文化形态都无法与之比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宗教的影响,傩也在缓慢地起...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正】 吴世昌先生在《文学遗产》八三年二期上发表了《有关苏词的若干问题》,读后很受教益.但是.仔细思考,又觉得有的提法或武断或偏执,与事实不尽相合,很有商榷的必要.我不...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正】 叶晨晖先生的《也谈“五马”》,对拙作《释“五马”》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我除对叶先生表示感谢之外,现再就“五马”问题谈谈自已的管见,并以此就正于叶先生.拙作《释“...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来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正】 “五马”一词,古代诗词中习见,一般都用来代指州郡的长官太守,后来又用以代称刺史或知府.在诗歌中用“五马”来称太守,大概源于汉乐府《陌上桑》.《陌上桑》:“使君从...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学遗产》一九八一年第四期上发表了朱建明、彭飞同志的大作《论〈琵琶记〉非高明作》,对我很有启发,促使我进一步思考一些问题。对《琵琶记》的作者以前曾有过争论,...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4
马致远是元代首屈一指的散曲作家,也是卓有成就的杂剧作家,是公认的,“元曲四大家”之一。贾仲明的《凌波仙》吊词说:“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来源:纵横 年份:2005
1966年6月28日,我们参加省委工作团的13位青年教师奉命回到西南师范学院。回教研室不久,“革命烽火”越烧越旺,终于有一天吴宓座位旁边墙上赫然出现了一幅标语———“打倒反...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 谢剑飞,,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5
汤显祖以他不朽的《临川四梦》成了与莎士比亚媲美的东方剧坛之星。但是,除《牡丹亭还魂记》之外,人们对其他三梦的探索还很肤泛。特别是对《南柯记》和《邯郸记》(以下...
[期刊论文] 作者:徐洪火,冯素芬, 来源:成都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章针对视苏轼为王安石变法时期“保守派代表人物”的传统观点,以及当今有人企图贬低苏轼学术地位这两个问题,论述了苏轼在为官与为文这两个方面所具有的崇高地位。文章为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