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周韩林,,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然而,徐承芸,...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年份:2019
在口语交际教材研讨会上,来自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的语文教研员徐承芸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讲述了我国小学口语交际的发展历程,她从结构方面肯定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4
怎样说学法○徐承芸(南昌市百花洲小学“说学法,要说清楚三个问题: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怎样的学习方法;为什么要掌握这个学习方法;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好这个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多种多...
[期刊论文] 作者:崔峦,,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徐承芸作为一位年轻的教研员,在不长的6年里,带着9项任务,下到百余所学校进行调查研究,撰写6篇调研报告,承担国...
[期刊论文] 作者:马赞,,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13
徐承芸,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江西省小语会秘书长,全国小语会理事,全国青语会常务理事,中学高级教师,曾获省师德标兵、省首批学科带头人、省优秀教研员等荣誉称号。...
[期刊论文] 作者:万于龙,,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相识与耳闻我与徐承芸老师的相识缘于2009年4月在鹰潭举办的江西省小学语文“文学与教学”主题研讨会。4月27耀29日三天,在道教发源地鹰潭龙虎山,徐承芸老师策划并举办了江西...
[期刊论文] 作者:游园丽,,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5
这是江西省小学语文教研员徐承芸老师对我在"全国第九届语文...
[期刊论文] 作者:周明玉,,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屈指算来,与徐承芸相识已经整整23年了。印象从当初的模糊,到后来的清晰,再到今时的亲切,悄然间,那个巧笑嫣然的女子已陪伴我度过“半生”了。我们一块儿从青涩少女长成妙龄...
[期刊论文] 作者:万长驹,,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春天的花很美,可是到了夏天就会枯萎,夏天的花很酷,可是到了秋天就不能起舞。秋天的花很辣,可是到了冬天它就默然无话,冬天的花很强,可是到了春天它却丢失了遐想。The flow...
[期刊论文] 作者:马赞, 来源:中国教师 年份:2013
徐承芸,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江西省小语会秘书长,全国小语会理事,全国青语会常务理事,中学高级教师,曾获省师德标兵、省首批学科带头人、省优秀教研员等荣誉称号。  ...徐承芸: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
[期刊论文] 作者:黄鸿艳,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年份:2017
第二届江西省“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江西省永丰县圆满结束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江西省教研室徐承芸老师对五节展示课进行的精彩点评。徐老师的点评很真诚,...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4
【片段】  师:走在德国的街头,我们会看见什么,感受到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双竖线给这段分两层,一层写走在街上看到的景色,一层写看后的感受。  (生默读并分层,之后交流。)  师:我们先学习第一层上。谁能扣住关键词,说说走在德国街道上“我”看到了什......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3
2012年底,江西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吉安师范大礼堂召开小学语文"走过十年"课改教学成果展示会暨新课标培训会。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的千余名小学语文教师...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4
课改走过十余年,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教法研究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真正意义上的"用教材教"仍未得到落实。我们遗憾地看到,教材仍然是教师唯一的教本,课本仍然是学...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04
新型的教学观指出,教师不再是"教书匠",教学必须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顾名思义,"教教材"指教师将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材料,教学过程围绕教科书上的内容展开;"用...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2011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的现象。许多在小学高年级还是教师眼中的好学生.走进初中后似乎进入了学习的另一个阶段——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显下......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6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思是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的效率提高。如果磨刀不懂得技巧,不讲方法,瞎磨一通,时间花了,那就依然耽误砍柴...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11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它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我们常听到的教材观有两种,一种是"教教材",另一种是"用教材...
[期刊论文] 作者:徐承芸,,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2017
翠绿的短枝,精致的花朵,淡雅的味道,我的心底开着一簇美丽的茉莉。那簇茉莉,开在21年前那个温暖的春夜。1996年,我还是南昌市百花洲小学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虽说工作才五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