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1977
冰雹的生长条件除了可以从雹切片的分层结构反映出来之外,雹的形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由于它们的形状以及雹内各生长层的外形(可从雹切片看)在雹落到地面以后仍然...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 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1991
根据本市1984、1986、1987和1988年的环境监测和气象观测的常规资料,对上海市硫氧化物的湿沉降量、干沉降量、总沉降量及雨水对二氧化硫的冲刷系数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对...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 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1990
一、地质时代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为了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有所认识,需要了解它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的差别,需要了解现在的气候在漫长的变迁过程中处在什么...
[学位论文] 作者:徐家骝, 来源:东北大学 年份:2017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制造业正在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作为智能制造的主力军,工业机器人在各个领域都越来越受青睐。我们已经见证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的迅速发展,今天,机器人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  ......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斌斌,莫天麟,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1994
同时考虑可逆与不可逆吸收的雨水酸化和冲刷的数值实验周斌斌,徐家骝,莫天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环境工程系,200092)(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210008)云中清除(rainout)和雨水清除(washout...
[期刊论文] 作者:朱毓秀, 徐家骝,, 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1994
为了了解O_3的污染过程,进行了包括全天24hO_3浓度和气象参数的观测。分析了高浓度O_3日的气象条件,表明高压天气形势、晴天少云、日照持续、气温升高、湿度低、温度垂直梯度和Ri数较高等是形......
[期刊论文] 作者:朱毓秀, 徐家骝,, 来源:气象学报 年份:1993
上海是工业集中、交通繁忙的大城市,作为光化学烟雾前体物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很大。通常的大气污染监测只在地面监测,不太重视地面以上十几米乃至几十米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毓秀,徐家骝,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朱毓秀,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1999
利用1990-1994年地面O3浓度观测和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后,通过深入详细的对比分析,确立了上海市高浓度O3日或光化学污染的12个气象指标,引入权重概念表示各个气象指标对出现高浓度O3日的重要性次......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朱毓秀, 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1991
在离地面1.5m、18m和52m三个高度,对SO_2、SO_4、颗粒物和NH_3,进行了20多天的同步观测。发现在18m以下,浓度随高度增高而增大;在18m~52m之间,浓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规律。利...
[期刊论文] 作者:朱毓秀,徐家骝, 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1998
根据5a来O3-NOx四季的观测资料,计算了各季O3和NOx的浓度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其日平均值的相关显著性,以夏季最强,冬季其次,春秋季畸差。...
[期刊论文] 作者:朱毓秀,徐家骝,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1996
通过一个月的O3-NOx同步观测和有关气象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光化学污染特点和及其和气象的关系,发现秋季的光化学污染过程,既有冬夏两季局地源产生和积累的机制,也有春季外来源造成的高浓......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朱毓秀, 来源:大气科学 年份:1994
本文通过对1993年春季和春夏之交的O3浓度逐日变化,日变化和气象因子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影响O3浓度的主导气象因子和不同情况下形成高浓度O3的主要因子,提出了大风速对逐日变化中O3浓度特高及......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斌斌,徐家骝,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周斌斌, 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1992
应用上海市1986年6月至1987年5月间5个自动监测站的全年每日逐时SO_2浓度平均值和同步的风速平均值资料,按季进行比较、归纳,得到风速—SO_2浓度的诊断判据,并利用1984年全年...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斌斌,徐家骝, 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1994
分析上海市5个采样点,1986年至1987年连续12个月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的11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市区各功能区之间,以及各个季节之间,元素分布特征差异;细粒子中的重金属元素主要受局部地区工......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林希坚, 来源:上海环境科学 年份:1994
根据1986年6月~1987年5月从上海市区4个站、郊县2个站的气象资料,研究了上海地区的大气稳定度和气象区块。采用3种方法确定稳定度的级别,并进行了比较。应用对风向、风速的聚类分析方法划定气......
[期刊论文] 作者:周斌斌,徐家骝,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1993
从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热力和动力特征的变化,分析了大气污染物在雾天气下的迁移扩散和清除过程。表明,在某些情况下,雾对污染物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某些情况下,雾可以造成地...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莫天麟,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1994
用一组化学模式和二维时变积云模式及扩散模式相结合,研究了云和降水发展各阶段污染物浓度对云水和降水的降化影响及SO2冲刷过程的影响(侧重灵敏度试验的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家骝,李静兰,RogerF.Reinking, 来源:气象科学 年份:1994
本文利用FACE(佛罗里达积云试验)1978年夏季积云飞机实测资料,对微物理过程的垂直连续性及其和上升气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资料涉及三架带仪器的飞机分别在积云块的-5、-10、和-1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