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8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吴雷, 黄晓惠, 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份:2005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徐如恩副主任医师行医4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随徐老学习,受益非浅.现将其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经验总结如下....
[会议论文] 作者:吴雷,徐爱龙,徐爱民, 来源:2016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6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徐如恩副主任医师系涪陵区名老中医,从医五十余年,学验具丰.虽年逾八旬,仍日诊不暇,求医求学者众.徐老精通理法方药,谙熟中医各科,尤以善用脾胃思想解决中医临床棘手问题为同道所称赞.今整理研究先生从脾胃思想入手...
[期刊论文] 作者:徐爱龙, 来源:西南军医 年份:2007
徐如恩老中医从医五十余年,对脾胃病有独特的研究,我作为他的儿子,有幸得以在临床跟师学习,深感老中医对疾病诊治的独到之处。现就徐老中医对胃病诊治特点的一些认识,简述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徐爱龙,徐爱民, 来源:西南军医 年份:2007
家父徐如恩老中医常用全蝎一味外治粉刺、瘰疬,每获速效,经过我们验证,效果确实,特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论文] 作者:吴雷, 黄晓惠,,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2008
资料与方法2001年2月-2005年10月门诊所治难治性口渴症患者33例,其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64-78岁,平均68岁;病程2周以内3例,2周~1年18例,1年以上11例。...
[期刊论文] 作者:徐爱龙, 徐爱民,,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2004
家父徐如恩老中医常用全蝎一味外治粉刺、瘰疬,每获速效,经过我们验证,效果确实.特介绍如下,以飨读者.治粉刺:全蝎15g,纳瓶中,加白酒100ml浸泡3天后备用.用时先用肥皂水...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1984
笔者用师传验方巴豆醋浆治干癣,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药物:巴豆、食醋。用法:取食醋适量倒入粗土碗内,用去壳...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1992
江某,男,3岁。1983年5月26日初诊。双下肢进行性萎软无力50余天。初于1983年4月上旬发现双下肢无力,上楼时一手攀栏杆,一手撑大腿,方能缓慢登梯。1个月后,平地步行摇摆,...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2004
师传治疗缠腰火丹验方—秋葵丹,经我30年来再实践,证明疗效确实。方用石膏、硫磺等分,研细;再用猫爪刺(蛇倒退)或满天星(镜面草)适量,捣汁或煎水取汁调药末,搽患处,一日...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1990
《内经》认为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病则“十二官危”。可见心病是一种关系重大、涉及面广的疾患。这里试对《内经》有关心病证候的范围作一初步探讨,谬误之处,请同道斧...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 来源:陕西中医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徐爱龙, 来源:江苏中医 年份:1998
推理治法系指推究人体以外事物的原理获得启示,结合医理创制的治疗方法。对奇病或用常法治疗无效之疾,往往别出心裁创奇法(即推理治法)而取得佳效。推理来自博学与比类(依样葫芦、......
[期刊论文] 作者:徐成林,徐如恩, 来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年份:1992
急性牙痛的应急处理:首先是止痛.我们试用嗅鼻散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药方组成:白芍30g.干姜25g.良姜30g.雄黄25g、细辛15g.冰片1g.制法:先将各药共研磨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法:确诊......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徐成林,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1993
傅××,女,30岁。1992年7月10日诊。患者于两小时前因吃饭仓促,不慎将(?)义齿1枚连同结扎的钢丝(约1寸长)两根吞入肚内。吞咽瞬间自觉咽中刺痛,疑虑之际而食物已下咽矣,既而...
[会议论文] 作者:徐如恩,徐爱龙, 来源:2016年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16
道与德是非常古老而又十分鲜活的两个字.早在3500年前的钟鼎文里就有了道字;至于德字,比钟鼎文更早的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其后春秋战国时代,对道、德二字已经广泛运用.在各家著作中还引申出几十个义项.作为"医之始"的《黄帝内经》,不但采纳了道与德的多种意义,而......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徐爱龙,徐爱民,, 来源:西南军医 年份:2010
本文例举4个医案,分别介绍了应用经方的经验与教训。(1)麻黄细辛附子汤案,介绍了"治病莫拘执,病变法亦变"等4点体会。(2)乌头汤案,介绍了"自非风顽急疾,乌头不可轻投"等4点体...
[期刊论文] 作者:徐爱龙, 余德文, 徐如恩,,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2004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士雄,学问博洽,怀才抱奇,肆力于医,生平著述等身,其所撰《温热经纬》更是集温病家学说之大成.为了探求王氏治疗温病的用药方法,我们对《温热经纬》(以...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余德文,徐爱龙, 来源:四川中医 年份:1994
我国第一部外治疗法专著——《理瀹骈文》(以下简称《瀹文》),在遗精病外治方面亦有其独到之处,它不但补充了内治法之不逮,而且常可独用外治收功,值得推广运用。兹将我...
[期刊论文] 作者:徐爱民, 徐爱龙, 徐如恩,, 来源:西南军医 年份:2007
从《黄帝内经》中探索到人身的“全息”现象,是由一分为五、五分为二十五的结构,以及神气的如环无端的游行所形成的;它的根据一即物质基础是元气;进一步研究下去,可以通过人身这个......
[期刊论文] 作者:徐如恩,徐爱龙,徐成文,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年份:2001
中医临床常遇求方者,不是为了去疾,而是为了工作、学习或生活的需要,求取改变或纠正生理功能的方药.因此,医家必须掌握此类方药,以满足群众的需要.此类方药应具有良好的功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