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汤雄平,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7
有关先秦社会家族组织的结构、性质以及其在先秦社会组织中的地位的研究,向来是十分活跃的。现在学术界较为流行的看法是,一夫一妻制个体家族至春秋晚期、战国初期方始出现。在此之前,家族公社或农村公社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土地和财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86
徐喜辰同志在《孔子何以称为儒家刍议》一文中认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是这个儒家之儒应当如何解释,胡适说儒是“外貌表示文弱迂缓的人”。郭洙若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1982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先秦史、秦汉史、考古学专家徐喜辰、万九河、陈连庆、张忠培先生,具有...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年份:2009
东北师范大学东亚史学研究,建立于林志纯、邹友恒、李洵、朱寰、陈连庆、徐喜辰、薛虹等老一辈史学家所开创的研究方向——史学比较研究的坚实基础上。早在1955年,教育部即委...
[期刊论文] 作者:祝立业,, 来源:东北史地 年份:2014
1982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师从徐喜辰、万九河、陈连庆、张忠培等先生,具有文献学、古文字学和考古学功底。在中国文明...
[期刊论文] 作者:杰锋,,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年份:1987
徐喜辰发表了《周文王及其在周族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该...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吉林师大学报 年份:1978
【正】 有关西周时期的“国”“野”关系问题,目前史学界讨论的不多且又多是语焉不详。下面准备将笔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指示和周初史实进行探索的一些看法写出来,供...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 年份:1984
【正】 “众”和“庶人”在商周社会中都是农民,确切些说,都是公社农民,笔者曾在一些论文中做过一些论述。下面再作补证后,进而讨论一下商周社会里的奴隶在当时生产中不占主...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9
《周礼》、《仪礼》和《礼记》,今日合称“三礼”。“三礼”之名,起于东汉之末。郑玄注“三礼”后,特崇《周礼》,而后人又崇郑学,于是《周礼》就一跃而居“三礼”之首。...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57
一、井田制度的存在,当无问题胡适“井田辨”的批判文化买办胡适会在其所著“井田辨”中毫无根据地做了一个假设的大前提,—再否认井田制度的存在。他说:“井田的均产制乃是...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7
关于商殷时期是否已有“国”“野”区别问题,由于资料残缺,实难仔细析证,这里暂由殷周之际谈起。一周族本是以今之洛阳至泾渭一带为根据地的“小邦周”(《尚书·大诰》)...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90
【正】 商初的伊尹,在先秦古籍和甲骨卜辞中均有显赫的地位。《尚书·君》云: “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古本《竹书纪年》云:仲壬“命卿士伊尹”;...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9
【正】 一周征服殷以后,用以统治中国的主要是其亲属,另外还有些功臣。统治集团中的亲属关系乃是一套宗法系统,周天子派出他的亲属至各地代其统治的任务,是为封建。在这样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1985
周族本是以今之洛阳以西至泾渭一带为根据地的“小邦周”(《尚书·大诰》),公元前十一世纪下半叶取代了“大邦殷”(《尚书·召诰》)而为天下共主。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其同盟者淮夷的残余势力后,又在全国要冲大封同姓、异姓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8
社会的经济基础产生它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映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研究某一社会的统治基础固然是我们史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而探究和阐明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其中的军事制度,无疑也是我们所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4
【正】 《札记》之学,历来学者或信而扬之,或疑而抑之,信之者以为古礼经纯正无可疵,疑之者以为汉儒记糅驳无足取,纠缠千载,迄无定说。其实,过抑过扬,皆非定论。下面,将笔者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3
【正】 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史学研究也要跟上历史性的转变,开创新局面,迎接新的伟大任务。科学地说明历史,才能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认清国情特点,认识历史与...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周族本是以今之洛阳以西至泾渭一带为根据地的“小拜周”,公元前十一世纪下半叶取代“大拜殷”而为天下共主。为了巩固西周政权,周公东征,摧毁商殷及其同盟淮夷的残余势力后,便在全国要冲大封同姓、异姓和古帝王之后于新占领的东方,“从蕃屏周。”《左传》昭公......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贡助彻究竟应当如何诠释,二千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解放以后,由于古代史分期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而对于贡助彻的内容和性质也有着不同的结论,一些同志还抱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笔者认为,所谓贡助彻者,与我国古代社会的所有制关系密切联系着,是西周奴......
[期刊论文] 作者:徐喜辰,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甲骨卜辞中,常见以?献祭或以?为方向的记录.?字应当如何说解,诸家看法并不完全相同.郭沫若先生初作《释南》,隶定?字为南,并以?是"钟镈之类之乐器".后来,他在《殷契粹编》里又释?为豰.唐兰先生依孙诒让说释为?,读?为榖.后从郭说,改主"畜子之通称".于省吾先生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