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3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凌玉琴,张秀荣,徐元鼎,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4
一种新的细胞DNA染色法凌玉琴,张秀荣,徐元鼎(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细胞核DNA的定量测定在肿瘤病理诊断上是很有价值的。目前DNA染色在国外已开始应用薪的改良方法[1~3]。我们将...
[期刊论文] 作者:黎德生,罗专, 来源:武警医学 年份:1993
徐元鼎等应用微波技术在石蜡病理组织块的制备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我科将微波用于处理病理组织标...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医疗装备 年份:1995
上海研制成癌细胞分析系统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研究所高敦岳教授与上海医科大学徐元鼎教授合作攻克“癌细胞分析系统”这一技术难题,日前通过上海市科委主持的专家技术鉴定。这...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元鼎, 来源:实用肿瘤杂志 年份:1999
自1856年德国Virchow发表了《细胞病理》一书,使病理形态学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本世纪3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应用,病理形态学由光镜水平进入超微结构水平。随着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元鼎, 来源: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年份:1986
胰腺导管粘液性增生(mucinous hyperplasia)是指导管上皮的粘液性增生,可有两种,即胰腺大导管粘膜上皮乳头状增生和小导管腺瘸样增生(以下称为小导管化生).有实验提示导管粘...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元鼎, 来源:自然杂志 年份:1985
《裸鼠》一文就裸鼠的生物学特性、免疫系统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了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进一步推动医学特别是癌的研究。The article “Nude Mouse” discusses...
[期刊论文] 作者:凌玉琴,张秀荣,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4
一种新的细胞DNA染色法凌玉琴,张秀荣,徐元鼎(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细胞核DNA的定量测定在肿瘤病理诊断上是很有价值的。目前DNA染色在国外已开始应用薪的改良方法[1~3]。我们将...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中华,徐元鼎, 来源:肿瘤 年份:1996
本文在肿瘤细胞核形态的研究中引入分形论,选择临床上常见的乳腺癌,在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核的形态,通过分形图象处理系统,采用数盒子的方法计算细胞核边界的分维值,结果的统计采用......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中华,徐元鼎, 来源:肿瘤 年份:1996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中华,徐元鼎,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5
测定27例肾腺癌的DNA含量,并联系肿瘤的分段等部分形态学指标,对透明细胞型和颗粒细胞型肿瘤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透明细胞型肾腺癌的分化一般较好,DNA以二倍体为主,预后相对较好;而颗粒细胞......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中华,徐元鼎, 来源:中国癌症杂志 年份:1996
目的在肿瘤细胞核形态的研究中引入分形论。方法选择肺癌标本11例,在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核的形态,通过分形图象处理系统,用数盒子的方法计算细胞核边界的分维值,并用t检验在EPI-5统计软件......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中华,徐元鼎, 来源: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年份:1996
本文在肿瘤细胞核形态的研究中引入分形论,选择临床上常见的肝癌,在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核的形态,通过分形图像处理系统,采用数盒子的方法计算细胞核边界的分维值,数据的统计...
[期刊论文] 作者:潘文生,徐元鼎,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91
随机抽取我院1968~1984年B淋巴细胞来源的弥漫型非何杰金淋巴瘤55例,应用英国AMS公司VIDSⅢ图象分析仪进行细胞形态定量测定,获得细胞的核面积、周径、直径、体积、长径、短轴...
[期刊论文] 作者:张农,徐元鼎,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2
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仪结合组化和免疫组化染色,对104例人肝穿刺材料中肝细胞和不典型增生肝细胞(LCD),组化γ-GT染色阳性细胞,免疫组化HBsA-g、HBcAg、AFP染色阳性细胞以及γ...
[期刊论文] 作者:杭渤,徐元鼎,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1
用硝酸银染色特异地显示细胞核内含有核糖体RNA(rBNA)基因的核仁组织区(NORs),多阶段观察SD大鼠肝癌发生中核仁转录功能的变化。用Gerlans的三阶段(启动—选择—促进)肝癌诱...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元鼎,潘文生, 来源:肿瘤 年份:1988
膀胱癌中90~95%为移行细胞癌,而其中约80%为乳头状癌。移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恶性程度,一般通过病理组织学的分级来表示,分级主要根据肿瘤细胞的间变(Anaplasia)和浸润程度。...
[期刊论文] 作者:张锦生,徐元鼎,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年份:1986
自苏联学者Abelev在1963年发现甲胎蛋白(AFP)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后,二十余年来AFP一直是肝细胞癌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对AFP的研究涉及到生化、免疫、分子生物学、病理及临床各个...
[期刊论文] 作者:李玉梅,徐元鼎,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4
用图象分析法对207例人正常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不典型增生(LCD)和肝细胞肝癌(HCC)中的细胞DNA指数(DI)、增殖指数(PI)、核面积(NA)、二倍体细胞比率(2CR)和超五倍体细胞百分比(5CER)等项参数进行定量测定;同......
[期刊论文] 作者:徐宜华, 徐元鼎,, 来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在实验性肝癌癌变机理的立体学研究中,有许多公式估算切片和病灶的面积值。对一些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有不少困难。作者试用微机配合数字化仪测量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收到...
[期刊论文] 作者:钱立平,徐元鼎, 来源:新消化病学杂志 年份:1994
正常体细胞为2倍体,仅在细胞增殖分裂过程中有所改变,因此正常组织细胞DNA测定表现为:DNA含量相对稳定,DI=1±0.1范围,DNA含量分布集中在2倍体或近2倍体区域,单一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