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26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李玉芬,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1994
劳动卫生尘毒检测质量保证规范的制定徐伯洪,李玉芬,刘黛莉,范成元,王敢峰,黄雪祥,吴宜群在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尘毒检测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为制定和实施劳动卫生标准和...
[期刊论文] 作者:姚明,闫慧芳,徐伯洪,肖宏瑞,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1995
空气中丁二烯的碳管─气相色谱法研究姚明,闫慧芳,徐伯洪,肖宏瑞我国目前采用的测定丁二烯的方法主要是针对定点监测研制的,即大注射器采样、气相色谱法(GC)直接分析的方法[1]。由于这种...
[期刊论文] 作者:闫慧芳,徐伯洪,萧宏瑞,金胜昔,常文静,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1995
镉锰铅锌滤膜标准物质的研制闫慧芳,徐伯洪,萧宏瑞,金胜昔,常文静为了确保车间空气中常见有害金属及其化合物监测的准确性,校准测量仪器、评价测量方法、对测定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必...
[期刊论文] 作者:贺宝芝,徐伯洪,郭英兰,姜东火, 来源:卫生研究 年份:1995
光氧气流对室内空气净化效果的评价贺宝芝,徐伯洪,郭英兰,姜东火(青岛市卫生防疫站,2660001)光氧消毒仪是一种大型运载式仓室空气净化装置,其原理是利用253.7nm和185.3nm波长紫外线,激发金属腔体内的压缩空...
[期刊论文] 作者:尹之全, 姜严,, 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年份:2007
应用徐伯洪主编的《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中尿中...
[期刊论文] 作者:李桂兰,常平, 来源:卫生研究 年份:1995
苯DNA加合物研究进展(综述)李桂兰,常平综述徐伯洪审校(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北京100050)我国职业接触苯的工人约有50万,长期接触苯可引起白血病。苯与其它实质性肿瘤的问...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 来源: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年份:1991
生物监测技术是生物监测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包括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处理、分析和质量保证等。1 采样和保存1.1 血液为生物监测最常用的生物材料之一。血液中化学物的...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2003
在职业卫生领域中,毒物监测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卫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工作场所卫生状况的评价、工人接触毒物程度和健康危害的评价,提供方法和依据.现将我国职业卫...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 来源: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年份:1991
在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中,需要进行工人接触化学物剂量的评价。长期以来,评价接触剂量的方法是环境监测,将测得结果与卫生标准(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或阈限值)比较,以...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 来源: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年份:1995
3 接触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 接触的测定结果必须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回答以下问题:①作业人员一天的接触程度是否符合卫生标准?②根据几次接触测定的日平均浓度,如何估计作...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 来源: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年份:1995
作业场所空气检测是制订和执行劳动卫生标准的工具和依据;卫生标准是评价空气检测结果的根据。我国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尘毒的卫生标准一直采用最高容许浓度(MAC)。到...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 来源: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年份:1986
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标准化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已为我国广大劳动卫生工作者和有关人员所重视。方法标准化就是要制订一套比较完整的车间空气采样和分析的标准方法,并推广使...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 来源: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 年份:1986
第二讲车间空气监测方法的标准化车间空气监测方法包括采样和分析两部分。分析部分常具有一般分析方法所相同或相似之处,比较容易实现标准化。采样部分是车问空气监测所特有...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 常文静,, 来源:卫生研究 年份:1991
本文用聚乙烯氧化吡啶-甘油溶液浸渍的微孔滤膜采集生产环境空气中蒸气和气溶胶态三氧化二砷,第一张滤膜的采样效率,在浸溃后第一天可达91.8%。采样后的滤膜用碱性洗脱法替代...
[期刊论文] 作者:常文静,徐伯洪, 来源:卫生研究 年份:1994
叙述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车间空气中三氟化硼的方法,有用多用途空气收集器采集空气中的三氟化硼,三氟化硼在吸收液中水解成硼酸,然后用苯羟乙酸和扁桃酸络合显色,苯萃取,在633nm波长下分......
[期刊论文] 作者:梁禄,徐伯洪,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梁禄, 来源: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份:1994
我国在“八五”期间研制的劳动卫生标准要提出最高容许浓度(MAC)和/或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两个建议值,为此,研究和建立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相配套的检测及其方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程玉琪,, 来源:卫生研究 年份:1993
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的采集规范化研究,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常用滤料的对比实验研究,选择了以微孔滤膜和测尘滤膜为主的滤料采样法,和以冲击式吸收管和大...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伯洪, 程玉琪,, 来源:卫生研究 年份:1993
介绍了规范化的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及其化合物样品采集方法,包括滤膜采集法、冲击式吸收管法和大型气泡吸收管法。...
[期刊论文] 作者:闫慧芳,徐伯洪, 来源: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年份:200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