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黄健,,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2002
《中国花卉盆景》2002年第5期发表了彭友洲的《也谈榆桩养护》一文,读后感到有一些问题值得研究探讨,尤其是对榆树的习性及新桩施肥时机,笔者与彭友洲的观点恰恰相反。①榆...
[期刊论文] 作者:王享斌,,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1999
偶然看到98年10期《中国花卉盆景》上刊有彭友洲先生《树桩盆景蟠扎时间有讲究》一文,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又翻看了包尚理先生原文,觉得还是包先生写得对。其一,彭先生在...
[期刊论文] 作者:田学中,王思成,,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2000
彭友洲先生在《盆景造型的破格创新与审美共性》(见本刊2000年6期)的文章中,对曾宪烨先生《三干飘枝半悬崖造型探索》一文的两则造型设计提出不同意见。笔者认为,彭先生此文...
[期刊论文] 作者:夏著华,,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2000
去年10月初在《花木盆景》第九期中读罢曾宪烨先生的《三干飘枝半悬岩的造型探索》,并对3幅附图,特别是造型设计二式,用放大镜作过多次仔细观察后,即在我的学习笔记本上,记...
[期刊论文] 作者:曾宪烨,,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2001
《三干飘枝半悬崖造型探索》一文发表后(见《花木盆景》2000年9期)引起彭友洲先生和田学中、王思成先生两种不同的见解(见本刊2000年6期、10期)。笔者认为:这种直抒已见、认...
[期刊论文] 作者:邓庆连,,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2001
彭友洲先生的《当年树桩的修剪与枝位均衡》(《中国花卉盆景》2000年第11期39页)一文,笔者读后,受益匪浅。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试验所得,当年新植的树桩在修剪方面还应...
[期刊论文] 作者:戴林东,,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1999
彭友洲同志总结出来的“锤击促生法”(见98年8期《中国花卉盆景》),本人在实践中也尝试过,确见效果。但同时还有另外一点体会,这里提出来作...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年份:1998
第一,树桩盆景蟠扎应避开寒冬季节;第二,树桩盆景蟠扎的时间应因蟠扎手法和蟠扎程度的不同而异;第三,树桩盆景如何蟠扎,应因树桩长势不同而异;第四,树桩盆景蟠扎应因育桩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1999
枸杞是一种易取材,易栽培,结果多的盆景好材料。但枸杞盆景与其他观果盆景或树桩盆景相比有个特别之处:一年两次休眠,分别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天。枸杞冬季休眠与其他非...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年份:2004
黄杨(这里专指瓜子黄杨)以其生长缓慢、枝密叶小、叶片革质光亮而倍受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青睐。但地栽黄杨老桩往往因为管理不当、年久荒长而导致绿叶着生于主干外围的...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1998
包尚理先生的《树桩盆景何时蟠扎造型好》(《花木盆景》1998年第二期)一文,介绍了树桩盆景蟠扎时间上的一些知识。本人读后,受益匪浅。但从全文看,对涉足树桩盆景时间不...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2001
红叶小檗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枝上有较疏软的小刺。但其叶色红如绸缎,艳丽喜人。全国各地,分布较为广泛,多用来进行街道或公园成片的绿化树种。我们在进行绿化栽植时,常...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中国花卉盆景 年份:2004
黑松盆景以其洒脱飘逸的针叶、常绿的树种和多款式造型而深受人们的青睐。但黑松树桩上盆后存在一个"服盆"的过程。如果在管理中稍不小心,就会出现死桩现象。本人在育桩...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年份:2001
1997年冬天,我下乡采桩时见一榔榆,其粗根从沟沿下挂,主干从沟下弧线上仰挺起,主干下方又有一副干也相应抬起。我见其根蔸变化明显,就将其采掘起来。简单剪截后,活脱一个"耕...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年份:2001
品读《追月》观赏陈文辉先生的黑松盆景《追月》(见《花木盆景》2001年第六期"盆景赏石"版),心中感慨良多。我深深地被这绝妙的构思,超凡的构图,精巧的手法所打动。纵观整个...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花木盆景(花卉园艺) 年份:2000
树桩盆景的摆放位置很有讲究,许多桩友对盆桩间的距离、空气流通、光照等方面作过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想就几种不同品种的盆桩的摆放作一些简要的论述。...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年份:2004
自然界中有许多古树,历经沧桑,受到雷击雪压,风蚀雨淋,最后部分树体形成枯枝断柯,肃然而立,与绿叶荣枝形成对比,既反映了树木的古老,也显示了树木顽强的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枯枝断......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年份:2004
柏树盆景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常绿长寿的特点而倍受广大盆景界同仁的青睐。但如果把握不好盆栽的方法,往往会导致死桩,令广大桩友深感痛心。笔者根据自己多年培植柏桩的实践,总结......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年份:2003
肖文华先生的《听雨》(《花木盆景》2003年第五期B版第6页)为一树石盆景,作品构图采用了绘画中近高远低,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以一粗壮的“巨树”作近景,依次以两株渐小的矮树作远景......
[期刊论文] 作者:彭友洲, 来源:花木盆景(盆景赏石) 年份:2005
近年来,盆景界松柏盆景的地位可谓蒸蒸日上,广大桩友争相在松柏类树桩方而育桩造景,使松柏类盆景制作出现了空前火热的局面。相比之下,杂木盆景倍受冷落,存盆景园地中似一个无人疼......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