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裕童,,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清代到民国年间滹沱河上游各县的部分村落,为利用滹沱河及其支流水源,以村际合作为主要方式,共同投资、投工,开挖了部分渠道,为使灌溉过程中能够体现公平公正,他们相互协商,...
[期刊论文] 作者:张裕童,,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利史研究取得了巨大成绩。20世纪80年代,传统水利史研究(防洪、灌溉、航运)勃兴。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利史研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水利社会史兴起并逐渐成...
[学位论文] 作者:张裕童,, 来源:郑州大学 年份:2016
明清以后黄河河患加剧,黄河的治理得到了统治者空前的重视,积累了丰富的治黄经验。明嘉靖以后潘季驯的“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治河理念成为后世治河之圭臬,康熙、雍正、乾隆等...
[期刊论文] 作者:张裕童, 来源:史志学刊 年份:2021
摘 要 “束水攻沙,蓄清刷黄”是清代治河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主导下,清口-海口河段的泄水顺畅,是治黄保运的关键。由于河道淤积延伸,“蓄清刷黄”频频出现问题,海口河段治理成为君臣治河焦点。清政府在海口河段采用了束水攻沙、浚船疏沙、截弯取直、减坝泄水、小......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星光, 张裕童, 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年份:2022
明代黄河水患严峻,在黄河决溢的直接影响下,有20个城市被迫迁移。有明一代,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举措经历了“因水筑堤—北堤南疏—两岸筑堤”的演变过程,河道也从分流入淮,逐渐汇于泗水一线。受黄河河道决溢变迁与治理举措的影响,明前期水患主要集中在荥泽—考城河段决......
[期刊论文] 作者:王磊, 解华顶, 张裕童,, 来源:中国水利 年份:2019
在总结我国水文化遗产特点和状态基础上,结合水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保护情况,梳理总结了水文化遗产生存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国内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经验,对解决办法进...
[期刊论文] 作者:储小毛,李泽庚,高雅婷,王新汝,刘兰婷,尤巧云,张裕,童佳兵, 来源:中成药 年份:2022
目的 研究疏风解毒胶囊对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方法 将SPF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并测量肛温后,筛选合格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布洛芬组(72 mg/kg)及疏风解毒胶囊低、中、高剂量组(1.12、2.25、4.49 g/kg),采取预防性给药方式,连续灌胃3 d,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