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0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张虹淼,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2006
随着我国参加人类脑计划,与之相关的神经信息学也亟待发展。神经电流的无损检测和有效进行神经刺激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磁声技术因其无损、低成本而备受关注,利用磁声耦...
[期刊论文] 作者:张浩杰, 李伟达, 李娟, 张虹淼,, 来源:机械与电子 年份:2019
针对现有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人机连接柔顺性和关节对中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个体自适应的欠驱动康复训练机器人。欠驱动机器人系统只有4个直线驱动,驱动的直线运动通过连杆...
[期刊论文] 作者:耿安鸿,李伟达,李娟,张虹淼, 来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年份:2020
设计一种基于人机接触力的人体主动参与程度评估模型,用于康复机器人应用中的主动康复训练。通过人体的肌电信号得到肌肉活跃度,确定肌电信号与人体参与度的关系。分析这一过...
[期刊论文] 作者:夏子玉,李伟达,张虹淼,李娟, 来源:机械与电子 年份:2019
针对当前假肢手功能单一、自由度少、实用性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拟人化的四自由度假肢臂。结合正常人体参数和日常典型动作需求,假肢手臂设计为1-DOF肘关节和3-DOF腕关节。为...
[期刊论文] 作者:杨少华, 刘军, 张虹淼, 楼正国, 李光,,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2005
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声电相互耦合的神经电流检测方法。对溶液、凝胶和生物组织外加一个恒稳磁场和一个交变电场,两者耦合产生洛仑兹力。变化的洛仑兹力使媒质中的离子发生振动,...
[期刊论文] 作者:李想,李伟达,李娟,张虹淼,顾洪, 来源:机械传动 年份:2021
在步态康复训练期间,偏瘫或中风患者容易发生肌肉痉挛,从而导致不能支撑自身而失去平衡,造成二次伤害。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由8根绳索驱动的6自由度并联康复机器人,不仅...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伟达,王柱,张虹淼,李娟,顾洪,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2021
针对现有床式步态康复训练机器人使用不便、成本高昂的问题,提出模块化的床式步态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倾角可调的床体模块、腿部运动辅助机构模块和足底支撑机构模块,模块化设...
[期刊论文] 作者:周小华,李娟,李伟达,李春光,胡海燕,张虹淼,, 来源:传感器与微系统 年份:2016
对人体步态相位进行准确实时的判断是智能假肢等康复机器人控制的基础,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实时状态相位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了4只压力传感器和2只姿态传感器,能够准确地区分出...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刘军,楼正国,李光,杨少华,张虹淼, 来源:第四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 年份:2006
生物组织电特性信息的获取有助于了解组织电生理特性.生物组织是一种由带电粒子构成的导体,在通以交变电流时,这些粒子在正交磁场作用下受到Lorentz力作用而发生机械振动,从...
[期刊论文] 作者:樊炎,匡绍龙,许重宝,孙立宁,张虹淼,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份:2021
从脑电信号中精确提取和运动想象相关的特征是运动意图识别的难点之一.为了准确识别运动意图,提出一种可以同步提取运动想象信号时间、频率和空间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称为时-频-空卷积神经网络(Time-Frequency-Spati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TFSCN......
[期刊论文] 作者:许重宝,张虹淼,孙立宁,李娟,樊炎,郭浩,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2021
针对上肢外骨骼控制信号产生与外部设备响应存在时间滞后导致脑机接口(BCI)系统实时性差的问题,采集被试手部自主抓握前运动相关皮质电位(MRCP)?,提出基于非线性复杂度特征样本熵?(SampEn)与线性幅值特征融合算法的手部运动意图预测方法.?从时频、神经复杂度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李翔,刘军,楼正国,李光,杨少华,张虹淼,LiXiang,L,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2006
[期刊论文] 作者:眭演祥,李春光,胡海燕,李娟,李伟达,郭浩,张虹淼,, 来源:中国康复 年份:2016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引起严重残疾的首要原因,且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第一位死亡原因。据统计[1],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大约有200万,其中70%~80%的脑卒中患者因为残疾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杨少华,刘军,张虹淼,楼正国,李光,YangShaohua,LiuJun,ZhangHongmiao,LouZhengguo,LiGuang,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伟达,李娟,李想,张虹淼,顾洪,史逸鹏,张浩杰,孙立宁,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年份:2021
针对现有外骨骼机器人人机自由度不匹配和关节对中性差的问题,提出欠驱动下肢康复机器人.欠驱动机器人只有4个直线驱动,驱动的直线运动通过推杆和人机连接机构转化为人下肢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