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47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 来源: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年份:1990
济南市的煤气事业始自一九六八年,二十二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成长起来。到1989年底,全市使用液化气的用户已达8.5万户,使用人工煤气(指管道煤气)的用户为1.3万户,总数近...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 来源:城市煤气 年份:1997
一、前言 济南属特大城市,规划的修改调整需经国务院同意。1983年制定的总体规划,现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调整,为此济南市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从1994年开始了这项工作,这...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8
用基因枪技术将雪 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和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分别转化到水稻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再生分别得到转基因Ⅰ和转基因Ⅱ植株。...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 来源: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年份:2019
西瓜的品种很多,有籽的和无籽的,红瓤的和黄瓤的,薄皮的和厚皮的,球形的和椭球形的……但不管什么品种,有一点大家是共同的,即都是甜的。  但是你知道吗?在非洲部分地区发现的野生西瓜与今天我们吃的西瓜完全不同。野生西瓜小而圆,瓤是白色的,而且因含有一种叫“葫芦素......
[期刊论文] 作者:P.Dobie,张良佑,, 来源:国外农学.植物保护 年份:1986
基本原理害虫种群的增长率受到包括害虫食物质量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多种作物中,一些品种比其他品种较不适合昆虫的发育,人们把这样的品种称为抗虫(或不敏感)品种。R...
[期刊论文] 作者:卫剑文,张良佑, 来源: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2000
利用基因枪法将单个B.t.基因或与SBTi基因一起导入到两个华南地区优良籼稻品种中,获得了21个转B.t.单基因的植株系,4个转B.t.和SBTi双基因的植株系。对R1代植株的分子杂交和遗传分析表明,3个转双基因系中多......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黄巧云,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8
为了开拓抗虫基因源,培育抗性稳定的水稻抗虫品种,采用感虫的栽培稻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以高抗褐稻虱的野生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用改良的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其后代进行抗性鉴......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吴荣宗,,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2
用改良的苗期群体筛选法对4816份稻种进行了褐稻虱的抗性鉴定,筛选出1024份抗虫品种,选择其中的102个作抗虫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抗虫品种多以抗生性为主,而我国南方稻...
[期刊论文] 作者:吴荣宗,张良佑, 来源: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1994
测定110份水稻品种在贮藏期对麦蛾的抗性,获得抗级品种48份,中抗的34份。在73抗份麦蛾的材料中,抗田间害虫─褐稻虱的有27份。应用抗源作亲本,可将抗性遗传给后代,成功地育成高产、抗麦蛾的良......
[期刊论文] 作者:肖汉祥,张良佑,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2001
通过应用改良苗期群体筛选法,对小粒野生稻进行了抗性鉴定,并根据褐稻虱在抗性品种上的生存率、发育进度、蜜露分泌量、群体建立、虫体重量变化、卵巢发育程度、产卵量和稻株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吴荣宗,,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7
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sta°1)]是亚洲的重要水稻害虫。利用抗虫品种是防治该虫的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几年来我们对稻种抗褐飞虱的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现整理如...
[期刊论文] 作者:肖汉祥,张良佑,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测定了不同水稻品种叶鞘内游离氨基酸及草酸的含量 ,并对草酸对褐稻虱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 .试验结果表明 :水稻叶鞘内含有 2 1种游离氨基酸 ,在小粒野生稻中 ,氨基酸总量及...
[期刊论文] 作者:R.R.确本,张良佑,,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6
用敏感的水稻商品品种与世界各地收集的品种比较它们对麦蛾和谷蠹的抗虫性。不完整的谷壳有利于麦蛾侵害,但与播种日期的迟早无关。麦蛾的野生品系与室内驯养品系的繁殖力虽...
[会议论文] 作者:张良佑,黄巧云, 来源:中国昆虫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肖汉祥,张良佑,等,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测定了不同水稻品种叶鞘内游离氨基酸及草酸的含量,并对草酸对褐稻虱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叶鞘内含有21种游离氨基酸,在小粒野生稻中,氨基酸总量及天冬氨...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吴荣宗,陈璧,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0
在24~30℃温度范围内,品种抗性在不同光照时数阳光强度的影响下存有极显著的差异。弱、短光照会使品种的抗性减弱甚至丧失。 光温对抗虫机制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品种的非嗜好性...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曾玲,吴荣宗,, 来源: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1988
采用改良的国际苗期群体筛选法,对57个水稻新品种进行褐稻虱和白背飞虱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对褐稻虱表现抗级、兼抗或中抗白背飞虱的有2个品种,占测定总数的3.5%;(2)对褐稻...
[期刊论文] 作者:江志强,吴荣宗,张良佑,,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4
褐稻虱田间群体各个体在同一水稻品种上的蜜露分泌量有很大差别。结合蜜露分一和群体建立2种方法进行的田间监测量结果表明,广东省广州市石牌地区和增城县农田的褐稻虱属生物型......
[期刊论文] 作者:汪茂卿,吴荣宗,张良佑,, 来源: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1991
在人工气候箱及温室自然条件下研究了光照对品种抗性、植株生势及耐害性和褐稻虱生存、发育的影响.光照不足造成品种苗期抗性减弱甚至丧失,其原因是由于植株的生势减弱导致受...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良佑,吴荣宗,杨秀青,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应用分泌蜜露量,种群趋势指数,内禀控制率,群体建立和田间控制率等指标,综合评价新品系红源和台糯选对褐稻虱的抗性。结果表明:(1)饲养在红源和台糯选上褐稻虱的成虫体重,分泌蜜露量,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