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4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 来源:玻璃与搪瓷 年份:1995
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张维用(淄博博山美术琉璃厂2552O0)清康熙初年,康熙帝玄烨下诏令内务府下设造办处。造办处最初设置的地点,说来你不会相信,就设在紫禁城西后宫的养心殿内。所以造办处又...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 来源:玻璃与搪瓷 年份:1996
《颜山杂记·琉璃》校注张维用(博山美术琉璃厂255200)清初孙廷铨所著《颜山杂记》中的《琉璃》,全面而详细地论述了17世纪我国玻璃业中心博山的琉璃生产情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玻璃史文...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 来源:玻璃与搪瓷 年份:1995
古代琉璃趣闻张维用(博山美术琉璃厂255200)玻璃,在中国古代一般都称作“琉璃”。最初出现的是琉璃珠。从出土的情况来看,它们往往和玛瑙、松石之类的珠混穿在一起,好像并没有什么真假之...
[学位论文] 作者:李昀,, 来源: 年份:2012
“冰花楼主”张维用是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是一名普通而不平凡的民间手工艺者,其琉璃雕琢作品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有重要的影响。他还是一位自觉追求的学者,其对琉璃制作工艺、...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1986
“琉璃”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桓宽的《盐铁论》: ……是以骡驴骆驼,衔尾入塞;(马单)騱騵马,尽为我畜;鼲貂狐貉、采旃文罽,充于内府,而壁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比这更...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 来源:玻璃与搪瓷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 来源:玻璃与搪瓷 年份:2000
倘若你走在北京的街头,随便地去问一个老北京:“什么是琉璃?”他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这就是故宫、天坛那些个宫殿顶上的琉璃瓦呗!”在中国老百姓中,这样的看法还是很普遍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 来源:玻璃与搪瓷 年份:2001
山东博山向来以盛产玻璃而闻名遐迩,博山生产的这种“玻璃”,就是几百年来在民间作坊里以较原始的工艺生产出来的那些玻璃工艺品和玻璃器,只是因为在博山还一直保留和使用着“玻......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 来源:玻璃与搪瓷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 来源:玻璃与搪瓷 年份:1999
“琉璃”就是玻璃,古人都喜欢这样来称呼玻璃,笔者在一些文章中已说过多次了。可是,汉代以后,到了晋代,人们偏偏又节外生枝,硬说“琉璃”应是自然生成的玉石一类的东西。关于这一点......
[期刊论文] 作者:徐公,张维用,,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13
山东博山琉璃生产的历史溯源,有考古证据是在元末明初之间,此时博山琉璃生产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1982年11月,在博山大街旧称"银子市"发现了一处(百货公司的建筑工地)...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张军,, 来源:春秋 年份:2008
我国最早出现的琉璃制品要算是作装饰用的珠类了。从地下发掘的情况来看,西周时期用于殉葬的琉璃品也主要是各种圆珠、管状珠和作镶嵌用的琉璃片。这些琉璃珠在墓葬中或...
[期刊论文] 作者:张维用,易家良, 来源:玻璃与搪瓷 年份:1983
本文介绍孙廷铨著《颜山杂记》中“物产”部份的“琉璃”篇,内容包括原文、白话译文、英语译文和说明。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un Liquan’s “Liuli” articles of “P...
[期刊论文] 作者:舒文, 来源:玻璃艺术 年份:2011
张维用是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其琉璃雕琢作品多次获部级、省级及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奖项,部分作品被中国工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