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文奇,, 来源:现代营销 年份:2000
张秀松从机械厂下岗后给一个体老板打工时,专门骑着三轮车给市区各大宾馆、饭店送碗筷、餐巾纸、擦鞋纸等,很受欢迎。张秀松触类旁通,送货时,时常想起自己所熟悉的那些大大小...
[期刊论文] 作者:王虎,,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2
《中国语文》2011年第1期发表了张秀松先生的《从世界语言拥有结构的语法化看汉语相关现象》一文(以下简称“张文”),笔者认真拜读后很有收获,但其中立论的某些材料却存在疏...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北方论丛 年份:2008
汉语中名词、动词等很多词类在特定语境中都有一定程度的逻辑多义现象。名词指称对象的物性的不同会导致名词和跟名词搭配的动词的逻辑多义,甚至动词不同的句法表现。但语境...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17
历史语用学是历史语言学内部一个相对年轻的分支学科。因其对历史语料的处理借鉴了语用学理论和分析框架以及社会语言学的调查分析方法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跨学科性。本文围绕几...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年份:2008
本文在界定"到底"义位的基础上,探讨了"到底"的共时差异,即"到底"作为短语、时间副词、评注性语气副词和疑问语气副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上的差异。短语性质的"到底"凸...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2012
文章考察"究竟"义"到底"和"毕竟"义"到底"在近代汉语中的后续演变,即"‘究竟’义疑问语气副词>‘倒是’义祈使语气副词"和"‘毕竟’义评注副词>‘无论如何,好歹,反正’义委婉...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本文采用还原主义的[分解-还原]分析方法,把本不属于"可"的所谓"表示疑问语气"、"表示提醒语气"、"表示叮咛嘱咐、告诫劝止语气"、"表示程度高"等意义从"可"身上剥离出去,还"...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1
文章介绍并评论国外语法化研究中的争论。即:(语法化事实和语法化理论的)有无之争、(词汇化和(去)语法化的)概念之争、(语法化研究中的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内部动因...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中国语文 年份:2011
拥有结构表达拥有关系。世界语言拥有结构的语法化主要有七种源结构:活动结构、处所结构、伴随结构、存在结构、话题结构、来源结构和等同结构。这些结构向拥有结构语法化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语言与翻译 年份:2017
文章在“普-方-古”和“表-里-值”两个三角中考察语气副词“到底”与“倒是”的关系。文章从音变原理、出现时间、功能分配、形式混杂等方面论证明清时期出现的祈使语气副词...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年份:2018
语法化是近年来语言历史演变研究的热点课题。国外对语法化现象产生兴趣最早可追溯到大约两百年前。在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家已经研究了很多语法化现象。在20世纪初,法国语...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古汉语研究 年份:2012
关于"毕竟"义"到底"和"究竟"义"到底"的历史形成问题,学界有串联说、并联说和混合说三种观点。本文基于对大规模语料的封闭考察,驳斥混合说和串联说,并对并联说进行修正。文...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汉语学报 年份:2004
近代汉语中副词"可知(道)"有"当然""难怪""原来"三义。它始见于宋代,发展于元明,式微于清代。本文遵照"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做出推论→验证推论→处理假设"的科学发现程序,...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外语学刊 年份:2004
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中,话语标记的历史形成(即话语标记化)是词汇化还是语法化,抑或是语用化,这是个热点理论问题,各家争论不休。本文全面介绍并评价这场争论,重点核查各家的论...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电器工业 年份:2003
电线电缆产品的发展过程实质上是材料的更新换代过程.电线电缆用途广泛,不同使用场合对其性能要求差异很大....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语文研究 年份:2014
在汉语史上,以"到底""毕竟"为代表的终竟义语词曾具有"无论如何"义肯定副词用法。其"无论如何"义位在行、知、言三域分别实现为"一定,非(要);坚决,就是""一定,肯定"和"千万,...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4
本文首先论证“究竟”义“到底”是个追问标记,有语力限定作用;然后,从句法角度考察“究竟”义“到底”句的使用限制;接着,从语用角度考察“究竟”义“到底”句的语用背景、...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1
本文考察“到底”从短语向“终于,终究”义时间副词的词汇化的动因、条件、历程、路径和机制。考察发现,短语“到底”向“终于,终究”义时间副词词汇化的动因是频现于时空双...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2009
《(不)礼貌语》是汉语历史语用学领域的一部力作。它在预测理论、凸显评价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中国古代的(不)礼貌语言,在跨时代、跨语言比较的基础上对于古汉语中的(不)礼貌...
[期刊论文] 作者:张秀松,, 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5
关于"毕竟",学界在以下诸问题上一直聚讼纷纭:1)单词"毕竟"的产生年代;2)时间副词"毕竟"的产生年代和释义;3)评注语气副词"毕竟"的形成机制;4)疑问语气副词"毕竟"的形成机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