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效年, 来源:土壤 年份:1979
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土壤化学教授袁嗣良博士于1977年7月5——16日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来南京土壤研究所讲学。在宁期间向七个有关的科研、高校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和教师作...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效年,,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1961
应用 X 射线衍射法、差热分析法和化学分析法,鉴定了中国主要水稻土区的近六十个土壤标本。粘粒系小于2微米的部分。水稻土的粘土矿物组成与其母质有密切关系,在一般情况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效年,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1963
应用差热分析、X 射线分析、化学全量分析、阳离子代换量和乙二醇固定量等方法,对海南岛六种主要土类的十六个代表剖面共约四十多个标本的粘粒(...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效年, 来源:土壤通报 年份:1979
离子选择性电极作为一种新的分析工具,近十几年来发展极快.从60年代后期起,随着多种商品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出现,离子选择性电极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很快地发展起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化工、海洋、地质、生物、医学、环境等学科领域.离子选择性电极在土壤研究方面的应......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宏,张效年, 来源:土壤 年份:1996
应用璃子选择性电极对的方法和技术,在野外对土壤的石灰位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华南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的石灰位有很大差异,低者小于2,高者接近6。一般说,由基性岩发育的土壤的石......
[会议论文] 作者:张宏,张效年, 来源:全国土壤胶体表面化学研讨会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效年,赵安珍,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1988
根据可变电荷和永久电荷共存的土壤体系的模式,研究了一个砖红壤和一个红壤胶体的表面电荷特性。由于两种土壤胶体的矿物成分和铁铝氧化物的含量不同,砖红壤胶体的pH。值、ZP...
[期刊论文] 作者:章钢娅,张效年, 来源:化学传感器 年份:1989
土壤和天然水中硫酸根的测定常用重量法,EDTA 容量法和比浊法,这些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我们曾用四苯硼酸钠返滴钡的自动安培滴定法测土、水中的硫酸根,取得满意的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章钢娅,张效年, 来源:土壤学进展 年份:1991
土壤体系中的化学动力学研究有助于了解田间土壤的实际状态。土壤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有助于阐明吸附离子在交换反应中吸持的程度和贡献。本文介绍和比较了常用的动力学研...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安珍,张效年, 来源:土壤 年份:1991
作者研究了6种土壤去除游离氧化铁前后在不同pH时正电荷、负电荷和净电荷以及净电荷零点(ZPNC)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红壤都带有相当量的正电荷。土壤经去铁处理后,正电荷大量...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安珍,张效年, 来源:土壤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几种中性盐对红壤pH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红壤在不同浓度K_2SO4、KCl、BaCl_2溶液中它们的pH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红壤pH的变化既与中性盐种类有关,也与红壤的...
[期刊论文] 作者:章钢娅,张效年, 来源:土壤 年份:1989
本工作选用了6个可变电荷土壤原土标卒,加入不同量的SO_4~(2-)后测定其在不同pH时对SO_4~(2-)的吸附量或释放量,发现SO_4~(2-)吸附量随SO_4~(2-)加入量增加而增加,随pH升高而...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安珍,张效年,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1997
本文研究了华南地区不同类型的可变电荷土壤,并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和吸附磷后土壤的正、负电荷的变化,以及pH和游离氧化铁对这种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吸磷量与土壤游......
[期刊论文] 作者:章钢娅,张效年,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0
用自动控制PH的装置定量研究了两工壤类土壤体在三种中性盐溶液中的交换性碱和交换性酸的变化,发现在Na2SO4溶液中在PH代时出交换性碱,PH高时出现交换性酸,砖红壤胶体的交换性碱......
[期刊论文] 作者:张效年,赵安珍,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1990
本文提出了一个同时测定土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碱的简易方法。将土壤的交换性酸和交换性碱区分为:Na-交换性酸、Ba-交换性酸和SO_4-交换性碱、F-交换性碱。用推荐的方法,在...
[期刊论文] 作者:赵安珍,张效年,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1992
用人工合成氧化铝包被土壤的方法研究了氧化铝(三水铝石)对红壤地区五种土壤的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包被氧化铝后正电荷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增加量随pH的升高而减...
[期刊论文] 作者:王敬华,张效年,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1994
本文从我国红壤的特性和我国酸雨的特点出发论述了华南红壤对酸雨敏感性的特点。提出了研究红壤对酸雨敏感性的酸缓冲曲线法。根据土壤的酸缓冲曲线提出了两个具体指标:(1)土壤的......
[期刊论文] 作者:章钢娅,张效年,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2
提出一个测定Cl- —交换性碱的方法。用自动控制pH的滴定装置定量地研究了一个砖红壤胶体和一个红壤胶体在NaCl和Ba(NO3) 2 溶液中的交换性酸的变化。结果发现 ,砖红壤和红壤胶体在两种盐溶液中 ,在测定pH范围内只出现交换性酸 ,红壤胶体的交换性酸量比砖红壤胶......
[期刊论文] 作者:章钢娅,张效年,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00
用自动控制pH的装置定量研究了两种红壤类土壤胶体在三种中性盐溶液中的交换性碱和交换性酸的变化。发现在Na_2SO_4溶液中在pH低时出现交换性碱,pH高时出现交换性酸。砖红壤胶体的交换性碱......
[会议论文] 作者:于天仁,张效年, 来源:酸雨对大农业的危害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