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15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6
水稻所张慧廉研究员获2005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奖金50万元。由他主持完成的《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获2004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2005年度国家科...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宏,,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7
张慧廉,1940年生,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1994年调中国水稻研究所,从事水稻育种工作,为该所研究员、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以及浙江省政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2004年起任...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种子世界 年份:2004
据四川省种子站生产科报道: 1、1132—A是在中国水稻所张慧廉研究员的精心设计下,通过地理远距离籼稻品种杂交,运用印尼水田谷胞质育成的一个新型不育系。1997年6月3日,...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2006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张慧廉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项目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是:...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1998
【正】按照国家"九五"科技攻关96-004-03-06专题(赣中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模式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计划,1997年~1998年在江西省泰和县中科院千烟洲实验站、冠朝...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3
优IA/32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近年来育成的一个迟熟双季早稻组合.1993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母本优IA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1986年育成的一个属......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 来源:湖南农业科技 年份:1980
为创造新类型的水稻“三系”,自1975年起,我们开展了地理远缘籼稻品种间杂交选育新质源不育系的研究,希望育出有更多优点,且恢、保关系不同于野败的新质源不育系,以解决早稻...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3
笔者自1975年开始,采用地理远距离籼稻品种间杂交,在18个组合中诱发了雄性不育株(湖南农业科技,1930,3:13—18)。经过6—7年努力,截至1982年秋,先后稳定了其中12个组合的不育...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 年份:1983
在新质源不育系选育中,笔者培育成印尼水田谷6号质源型的珍鼎28不育系。由于它与很多恢复系配组都能使杂种一代早熟,尤其是与感光性较强的父本配组时,杂种一代的生育期不按一...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3
1992年6月下旬,湖南省三系杂交水稻“八五” 科技攻关协作组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召开了攻 关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省科委计划处省农科院科 管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负...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彭应财, 来源:中国稻米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邓应德,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2
文章介绍了优Ⅰ—200号的选育经过,在区试及示范试种中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米质,并对这个组合的栽培及繁殖制种提出了技术要点。...
[期刊论文] 作者:沈希宏,张慧廉,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1999
根据1998年南方稻区长江流域早籼品种区域试验的资料,运用AMMI模型分析了新育成的早籼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早中熟组有6个品种产量超过了对照浙852,增产幅度达1.8% ̄17.2%;中迟熟组......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邓应德,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6
优IA为一具有印尼水田谷6号细胞质源、高异交率和优势的籼型不育系,1992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配组的多个组合已通过审定并应用于生产。文中介绍了该不育系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繁殖制种......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邓应德,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1
1985-1990年,作者利用轮回422的广亲和基因,初步育成了具有不同生育期的偏粳广亲和恢复系,并与籼型不育系配制了一批强优势早、中、晚组合。本文对其代表性组合优势形成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并结......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彭应财,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9
优I66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印水型不育系优IA与早籼恢复系66配组选育而成的籼型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俱有产量高,抗稻瘟病,米质优,制种易获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以南各省和桂北、......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邓应德,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6
优ⅠA为一具有印尼水田谷6号细胞质源、高异交率和优质的籼型不育系,1992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配组的多个组合巳通过审定并应用于生产。文中介绍了该不育系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繁殖制......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邓应德,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2
文章介绍了优Ⅰ—200号的选育经过,在区试及示范试种中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米质,并对这个组合的栽培及繁殖制种提出了技术要点。In this paper, the yield performance, charac...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彭应财,等,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2001
优I98是中国水稻所用优IA与早籼恢复系98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抗稻瘟病和褐飞虱、米质较优、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于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
[期刊论文] 作者:张慧廉,易俊章,张健, 来源:杂交水稻 年份:1995
Ⅰ优77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一个中熟杂交晚稻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制种产量高等特点。1994年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