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董治平, 张必敖,, 来源:甘肃科学学报 年份:1992
本文报道了甘肃省第一批大地热流测试数据,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热流值变化范围为56—86mW/m~2,平均值为67mW/m~2。...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非,张必敖,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1
本文采集并分析了甘肃东部地区9个温泉的化学成分及热焓分布,分别讨论了氦及其同位素比值He~3/He~4、微量元素组分F~-、Cl~-、Li~+的含量以及He~4/Ar~(40)值的变化。上述各项...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非,张必敖,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1
本文采集并分析了甘肃东部地区9个温泉的化学成分及热焓分布,分别讨论了氦及其同位素比值He~3/He~4、微量元素组分F~-、Cl~-、Li~+的含量以及He~4/Ar~(40)值的变化。上述各项指标在秦安地区出现了同步异常。最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变量与样品的信息变......
[期刊论文] 作者:何跟巧,张必敖,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阿尔金断裂东北段大鄂博头—宽滩山约340多公里范围内九个剖面的断层微量气体Rn、H2、CO2、Hg的浓度沿断裂的变化特征,根据微量...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必敖,石雅镠,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8
在现代地球化学领域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是其两大发展方向之一。不论是在地球的化学组成,还是在地球内部的化学作用及演化方面,稳定同位素都起着“指示”或“示踪”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必敖,董治平,韩友诊,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7
本文利用39个地温梯度值及估算的热流值讨论了本区地温场的分布特征。并求取了居里等温面。结果表明:(1)全区平均地温梯度为3.2℃/100m,平均热流值为1.5HFU;(2)居里面的深度为14—34公里,强震主要发生在居里等温线的梯度带上。最后就地温场与地震的关系做了初步......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必敖,赵文星,朱佐全, 来源:地震工程学报 年份:1992
本文在阐明河西走廊地区地壳底部阻层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该低阻层与地质构造、其他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石雅镠,张必敖,王先彬,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0
本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秦岭北缘大断裂各段的断层气(水溶气)进行了分析,由此确定的该断裂地震危险段顺序为,贵德—循化段大于临潼—咸阳段,清水区在两者之间,天水—和政段大于眉县—兰田段。并进一步得出,贵德—循化段和清水区为强震危险区,而眉县—兰田段不会发......
[期刊论文] 作者:王非,梁恕信,师水月,张必敖,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3
本文根据C.A.Swanberg和P.Morgan提出的利用地下水中二氧化硅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温度与实测的大地热流值之间的经验公式,计算了南北地震带北段的硅热流值,并作出了硅热流值等值...
[期刊论文] 作者:万夫领,王多杰,廖元模,张必敖,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92
本文通过对兰州地区现代地壳垂直形变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兰州及周围地区现代地壳垂直运动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现代地壳运动的时间尺度,并对现代地壳垂直运动与地震的关系作了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康来迅,张必敖,张新基,黄杏珍,李立武,周泽,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1998
根据断层气实测资料,分析了西秦岑北缘活断层带断层气的特征。在垂直于断裂的地下气测线上,以活断层部位排放气体最强烈。活断层是地球排气的主要通道,断层气是地球排气的主要方......
[期刊论文] 作者:何跟巧,张必敖,廖元模,常秋君,万夫领,郭玉英,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9
本文研究了阿尔金断裂东北段大鄂博头—宽滩山约340多公里范围内九个剖面的断层微量气体R_n、H_2、CO_2、Hg的浓度沿断裂的变化特征,根据微量气体的浓度变化对断层作了分段,...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必敖,何跟巧,廖元模,常秋君,万夫领,郭玉英,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7
本文通过对西起安南坝,东至昌马车路口的阿尔金断裂东北段断层气体的分析,讨论了微量气体H_2、Hg、Rn、CO_2在断层上的分布特征。指出,在同一剖面上,四种气体浓度不仅对断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