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0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本纪,, 来源:杂文选刊 年份:2003
《唯实》杂文编辑张彦加先生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于2003年7月21日中午逝世,享年51岁。张彦加先生十分热爱杂文事业,在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主办的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唯...
[期刊论文] 作者:朱健国,, 来源: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年份:2003
回忆已故之人,一般说"怀念";对于张彦加,我偏说"想念"--仅凭他生前最后一篇三百字的短文,我敢断定:张彦加今天仍然活着,明天也仍然可见;人只要想念他,就可见到他....
[期刊论文] 作者:丁帆, 傅元峰, 来源:唯实 年份:2003
在文学的博大家族里,当一个文学批评家选择了散文、诗歌或散文诗作为研究对象时,他应该能够意识到,他选择了一种更纯粹的审美存在方式....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0
鲁迅的著作中 ,再没有比《野草》引起当时和后世的那么多人不同的理解和争议了。仅就文体而言 ,鲁迅本人有过只言片语 ,“夸大点说 ,就是散文诗”。后人有的从大散文观念出发...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写作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唯实 年份:1994
友人徐君对我说:张安生的杂文《在赵丽琼追悼大会上的悼词》发表后,曾有读者写信到刊发该文的报社责问:赵丽琼奉行长张文贵之命陪酒,酒醉身亡,分明是丑事一桩,你们报上竞然发...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本文不赞成散文诗是“诗的本质”、“散文的形式”,也不赞成先诗后文之说,而认为是诗与文一体化的融合,因而同时具有诗美和散文美。从局部的美的语言不能认识散文诗。散文诗的整......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江南论坛 年份:1995
在各种艺术门类的语言中,大概数音乐最具有抽象性了。然而,最不具象的音乐,却又包孕着最丰富的具象——它为欣赏者留下了体验和想象的广阔空间,一切依欣赏者文化素养、自身阅...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8
在中国现当代散文诗的发展中,1919年和1927年是两个特别重要的年份:前者是鲁迅先生首次发表旨永神远、形体趋于成熟的散文诗,后者是鲁迅《野草》的出版,中国散文诗终于耸立起巍峨高峰,不仅深深地影响着当时和此后的中国散文诗作者,且“给人们以战斗的鼓舞”,也......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散文诗是诗与广义散文的一体化融合,而广义散文包括着杂文.学界却存在着混淆杂文和散文诗文体的现象.本文试论散文诗与杂文的异同;提出了杂文式散文诗与散文诗式杂文等重要概...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王慧骐,男,37岁,当代青年诗人,原我校中文系77级学生,先后任共青团江都县委宣传部长、县文化局长、江苏省青年杂志社副总编,现任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唯实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诗探索 年份:1997
王尔碑虽然至今只出过《行云集》和《寒溪的路》两本散文诗集,但却是一位独具风格的作家。 本文想探讨一下她的艺术风格及其对文体的实验意义,以求教于王尔碑和她的作品的读...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3
著名散文诗作家李耕对当前我国散文诗的现状看法是:“散文诗,是文学疆域中寂寞一角。所以‘寂寞’,是由于半个世纪以来,未出现大的散文诗作家与大的散文诗作品(并非指大部头...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唯实 年份:2000
继全国性的杂文选集《中国当代杂文八大家》选入了邵燕祥在本刊首发的《说人话,不说鬼话》、《中国当代杂文精品文库》选入了鄢烈山的《从塑料羽毛球拍说到“两个凡是”》之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唯实 年份:2000
诗的读懂读不懂优劣之争已有多年了。中国是讲辩证法的国度 ,凡事一“辩证”(相对主义 ?) ,味儿似乎变了 :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 ;从“前门”进来的未必是好人 ,从“后门”来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诗探索 年份:1998
在当代的金陵诗坛,叶庆瑞是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在1998年4月28日南京市作协组织召开的叶诗研讨会上,许多与会者认为:叶庆瑞的《人生第五季》,与吴野的长篇抒情诗《孙中山...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唯实 年份:1983
文风,是运用语言文字时表现出来的思想作风,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各种特点的总和。文风与党风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党在延安整顿学风和党风时,也整顿了文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彦加,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王立成,张彦加, 来源:唯实 年份:1998
杂文,因其迅疾的针砭时弊功能而能从散文中独立出来,因其作者“感应的神经”时常需要迅速出击而尤其需要胆识。社会上人们容忍了读不懂的诗歌、小说甚至理论,然而,如果有读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