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昌渝,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5
张培锋著文《关于〈水浒传〉成书时间的几个“内证”考辨》不同意...
[期刊论文] 作者:王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5
在对张培锋先生《关于成书时间的几个“内证”考辨》一文的详细探求后,可以发现张文反驳石昌渝先生《成书于嘉靖初年考》,其所举事例和证据有明显错误。关于...
[期刊论文] 作者:桑宝靖,,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15
前几年,先后读过张培锋教授的《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宋诗与禅》等著作,其材料的丰富、考证的详密以及其中反映出的严谨踏实的学风,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近,...
[期刊论文] 作者:黄文翰,,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9
南开大学张培锋教授所著...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1997
休闲是一种修养———中国传统休闲文化的现代启示张培锋休闲作为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有着丰富遗产。对中国传统休闲文化进行系统的考...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96
《外国典故词典》简评张培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林书武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外国典故词典》,是一部创意新颖的辞书。在此之前,已有不下十几种同类词典问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1997
在传统与未来之间架起桥梁读︽中国传统美德与跨世纪青年︾张培锋中国正面临着跨世纪的社会转型,中国正在朝向现代化的未来前进,青年一代如何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是一个紧迫而又沉重的课题。...
[期刊论文] 作者:宁稼雨,,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2017
针对张培锋教授《关于叙事文化学研究的若干思考——以“高祖还乡”叙事演化为例》一文对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提出的建议和质疑,可以从关于“叙事文化”问题的理解、个案故事类...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7
本书作者张培锋先生以宋代“士大夫佛学”为研究重点,于广阔之文化背景下,对宋代士大夫佛学之特质及其与文学之关系做综合贯通之研究,实为独具特色者。全书由导论、宋代士大夫佛...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佛学研究 年份:2004
张培锋编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濮文起、陈耳东主编,《识佛丛书》之一。本书力求从文化的视角来解读佛教,对佛教的有关礼仪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可使一般读者对...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学院中文系张培锋教授发表的《论南北朝时期僧团与诗歌声律论及吟诵发展关系》(《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一文指出:中国佛教的梵呗、读诵、吟唱传统非外来,而是源于中...
[期刊论文] 作者:冯国栋,,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7
肇端于19世纪末的中国现代佛学研究,经数代人之肆力爬梳,深思阐发,已取得相当之成绩,然其中之不平衡性也在所不免。以时代而论,学者于唐前之佛教著力特多,而于宋后之佛教则多...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佛教对宋代的学术、文化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宋代之前,尚没有哪个朝代的文学理论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而且实现了融会贯通。宋代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中国佛教的梵呗、读诵传统非外来,源于中国本土,是中国上古礼乐的延续和继承。中国佛教僧团对于中国古乐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后世流传的吟诵腔调与寺院的传承有着重要...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禅宗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的产生也使中国的宗教发展出现重要分化,即在"教下"之外,另立所谓"教下别传"的"宗门",形成"宗"与"教"的分化。中国禅宗的"宗旨"集中体现...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兰州学刊 年份:2015
将艺术创作、艺术境界等统统归之于人类心灵的映像,这是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受到佛教影响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宋人尚意"说除了"注重表现自我"的含义外,还有更为值得注意的内在精...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13
一、不放闲云一片飞钱锺书《谈艺录》第250页:"《随园诗话》卷三引宋人诗云:‘老僧只恐云飞去,日午先教掩寺门。’《容斋三笔》卷十二载僧惟茂住天台山诗云:‘四面峰峦翠...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11
一、禅栖不废诗徐寅《雅道机要》:"夫诗者,儒中之禅也,一言契道,万古咸知。"释元净《次韵参寥寄少游》:"岩栖木石己皤然,交旧何人慰眼前。素与昼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圆...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世界宗教研究 年份:2007
本文研究了中国古代省亲制度和古代僧人的省亲现象这一长期以来比较为学界忽视的问题。提出从唐代开始出现僧人省亲现象,但当时还存在诸多分歧和争议,文学作品也很少表现。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培锋,,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您看到这个题目,可能会问:把这三位古人扯在一起,用意何在?且听我慢慢道来。先从"国籍"说起吧。屈原乃战国时期楚国人,这大家都熟知,但范、伍两位,原本也都是楚国人,可能...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