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余礼碧,张坐奎, 来源:西南部队医药 年份:1990
[期刊论文] 作者:周继萌,张坐奎,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余礼碧,张坐奎,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年份:1992
黄曲霉毒素B_1(AFB_1)是霉菌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是已知化学致癌物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它广泛分布于粮食、饲料中,对人畜健康危害极大。为了研究AFB_1的危害...
[期刊论文] 作者:余礼碧,张坐奎,张勤, 来源: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1998
肽类生长因子与多种状态如生长、分化、免疫、肿痛、造血、创伤愈合、胚胎发育、神经损伤修复等有关,在体内发挥着极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因而受到广泛重视。奥地利依比威药厂...
[期刊论文] 作者:余礼碧,吴佑安,张坐奎, 来源:西南国防医药 年份:1994
碘酒作为外用消毒剂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它被视为是一种最好的杀菌剂。但由于对皮肤刺激性大、不稳定、水溶性小、对物品易黄染等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国外五十年代中期研...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尚武,吴玉蓉,杨涛,张坐奎,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9
用醚醇法和水煎醇沉法提取瓜蒌皮的有效成分,并用Ca2+跨膜测量方法,研究了各提取物对大鼠主动脉PDC钙通道Ca2+内流的影响,以探明瓜蒌皮治疗冠心病的有效组份.结果表明,氯仿和醇溶物能阻滞Ca2+内流......
[期刊论文] 作者:张坐奎,余礼碧,张伯玲,陈宁蓉,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1
在AFB1分子上引入羧甲氧基氨,将其转化成AFB1肟,用硅胶H柱色层层析对转化物进行分离,并用红外光谱、质谱鉴定,AFB1肟的收率为理论产率的89%.并用碳二亚胺法将AFB1肟成功地偶...
[期刊论文] 作者:余礼碧,张伯宁,陈宁容,张坐奎, 来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年份:1992
我们通过制备活化生物素,并用其标记抗 AFB1抗体,建立了 ABC-ELISA 检测食品中 FAB1的方法。其测定步骤为:(1)包被AFB1蛋白结合物于聚苯乙烯...
[期刊论文] 作者:余礼碧,张坐奎,张伯玲,陈宁蓉,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年份:1991
建立了ABC—ELISA检测食品中AFB1的方法,最小检测值0.01ng/孔,灵敏度比普通ELISA高10倍,检测时间缩短1h。方法灵敏、特异、简便、快速,样品提取液可直接用于测定...
[期刊论文] 作者:吴玉蓉,翟成尘,莫尚武,张坐奎, 来源:广西化工 年份:2000
用 70 %乙醇从四川瓜蒌中提取分离出具有钙拮抗作用的组分 ,经红外谱、薄层色谱、核磁共振与质谱等系列分析 ,确定其含有饱和脂肪酸混合物、菠菜甾醇和 2 4 -二氢 - 1 0α -...
[期刊论文] 作者:吴玉蓉,肖超妮,莫尚武,张坐奎,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瓜篓皮(Trichosanthes)系葫芦科植物瓜蒌的干燥成熟果皮,为常用中药,具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之功效,用于肺热咳嗽、胸痹心痛、乳痛、肺痛、大便秘结等病的治疗.但瓜蒌皮在钙拮抗作用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余礼碧,张伯玲,陈宁蓉,张坐奎,罗发成,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1992
用自制人工抗原AFB1-Oxime-BSA免疫家兔制得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抗黄曲霉毒素B1(AFB1)血清,其效价达106以上。建立了间接双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食品中AFB1,最小检测值5pg...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尚武,刘宁,张坐奎,吴玉蓉,杨涛四, 来源:中草药 年份:1999
为了研究瓜蒌皮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用醚醇法和水煎醇沉法提取瓜蒌皮的有效成分,并用~(45)Ca跨膜测量方法研究各提取物对大鼠主动脉PDC钙通道Ca~(2+)内流的影响。发现氯仿和醇溶物能阻滞......
[期刊论文] 作者:周懋伦,张叔渊,张坐奎,金树珊,余盛芳, 来源:原子能科学技术 年份:1981
本文报道了极性溶剂中冠醚与硝酸铀酰络合物的行为和状态,在铀酰—冠醚—甲醇(甲醇—水)—树脂体系中,实验表明冠醚对铀酰的分配系数没有明显影响。络合物和纯冠醚分别溶于甲...
[期刊论文] 作者:莫尚武,张坐奎,袁鹏飞,杜兴,吴玉蓉,丁伟璜,阮小燕, 来源:核技术 年份:1999
为了研究藿香、佩兰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依次用正己烷、氯仿、甲醇和水进行分离提取,并用45Ca跨膜测量技术进行钙拮抗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正己烷提取部分钙拮抗作用最好;将正己烷组......
[期刊论文] 作者:余礼碧,张坐奎,张伯玲,陈宁蓉,武际富,王红军,胡俊杰,张国, 来源:传染病信息 年份:1994
本研究根据化学免疫原理,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免疫检测进行了系列研究,在国内首次合成AFB1人工抗原AFB1—oxime—BSA和...
[期刊论文] 作者:余礼碧,张坐奎,张伯玲,陈宁蓉,武际富,王红军,胡俊杰,张国琪,, 来源:传染病信息 年份:1994
本研究根据化学免疫原理,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免疫检测进行了系列研究,在国内首次合成AFB_1人工抗原AFB_1—oxime—BSA和包被抗原AFB_1—oxime—TTH。分别用自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