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如安,,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1998
张可久集校注》订补张如安张可久(小山)是历代公认的元代散曲创作的“词林宗匠”、“一代巨手”。吕薇芬、杨镰合著的《张可久集校注》(浙江右籍出版社1995年版)是目前搜罗最全、校...
[期刊论文] 作者:赵玮,,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描写杭州西湖的作品很多,前人论其散曲,多从艺术风格、文学地位等宏观方面着笔,或就单支散曲作赏析式的评鉴,忽视了其作品中强烈的地域色彩。结合张可久的西湖情...
[学位论文] 作者:王月欣,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2003
张可久不仅是元代散曲保存作品最多的作家,还是历代散曲学史上一位最受关注的人物。目前,曲学界虽有人对历代张可久散曲(以下简称张曲)评论做过一些再批评的工作,但系统、全面、...
[期刊论文] 作者:钟迪,,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5
本文主要阐述了张可久人生中与西湖之间的缘分,并主要通过西湖的美景、美人以及隐士氛围,对张可久的西湖情结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文学研究者对张可久的西湖散曲创作研究提...
[期刊论文] 作者:张如,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8
吕薇芬、杨镰合著的《张可久集校注》,在注释上存在误注、漏注等疏失,从而影响了对张氏作品的深入解读甚或误读。《张可久集校注》误注漏注的若干条目,根据有关地理总志、方志、...
[学位论文] 作者:王莹,,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2007
张可久不仅是元代散曲保存作品最多的作家,还是历代散曲学史上一位最受关注的人物,其散曲的创作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然而,今天的研究者在探讨张可久对后世的影响时,往往仅着...
[期刊论文] 作者:张剑舒,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12
摘 要:张可久在元代散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工于炼字,精于比喻,善于对偶,其散曲创作趋于雅化,形成了“清”“雅”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试图从辞格运用的角度入手,选取张可久散曲中常用的几种辞格:比喻、重叠、对偶和引用,以探讨他散曲语言的独特性以及在形成清雅风格中的作用。  ...关键词:张可久 散曲 辞格运用  张可久散曲语言的风格特色,前人早有评论,明朱权云:“张小山词(散曲)如瑶天...
[期刊论文] 作者:关海龙,,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0
张可久生活在道教鼎盛时期的元代社会,一生足迹遍布以天台道教为核心的浙江地区,这种割不断的机缘深深影响到了张可久的人生体验和创作意识,在他的散曲作品中常常摄入有关仙...
[期刊论文] 作者:王艳歌,, 来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6
张可久小令中写景之作甚多,且大都涉及春夏秋冬四季。...这些季节的不同特质与张可久的心情暗合,体现了春'思'、夏'闲'、秋'愁'与冬'静'的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李岩, 来源:课外语文·教研版 年份:2014
【摘要】张可久的散曲中多对景物的描写,并通过景语来表达情语。本文将以张可久的两首代表性散曲为例,分析讨论张可久散曲中的景语和情语的运用特色。  ...【关键词】张可久;景语;情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张可久,子小山,是元后期散曲家。这一时期的元曲从风格上来看豪放派仍旧存在,但随着社会变迁,清雅之风逐渐盛行。...张可久被称为“清雅一格的代表人”。他直抒胸臆的豪放类散曲相对较少,多是采...
[期刊论文] 作者:程晓林, 来源:文化产业 年份:2020
张可久是元散曲的集大成者,其散曲一直以“雅化”著称,但学界对此特征的功过评价应一分为二地看待。张可久“雅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典雅的语言、雅正的意象两个方面。其中,典...
[期刊论文] 作者:赵德坤,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2004
元代后期重要散曲作家张可久,其作品数量居于元一代散曲诸家之首,且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作为一代曲家,张可久散曲的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但其主导倾向则表现为清和雅二层面.本...
[期刊论文] 作者:余俊,, 来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张可久散曲中大量用典,并以《世说新语》典故使用为多,在其散曲中多处可见《世说新语》的“踪迹”。典故的选择性使用、语言变迁的内在张力、文本内涵的精神复归是张可久散曲使...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良,,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08
作为元代清丽派散曲的领军人物,张可久创作了多达855首小令及套曲,其中600余首涉及到鲜花。丰富多彩的花意象的运用是张可久散曲创作的鲜明特色。但品赏其作,却让人分明感到...
[期刊论文] 作者:王雪枝,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张可久的散曲以西湖为中心形成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从中抽绎出湖光山色、水边佳丽、东坡诗兴与林逋梅魂等因素,以此作为切入点恰可观照张可久的心灵指向....
[期刊论文] 作者:宋学中,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1996
这是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一首小令。张可久,是元朝诗坛上卓有成绩的散曲作家,传世...
[期刊论文] 作者:张可久, 来源:当代音乐(下旬刊) 年份:2015
张可久...
[期刊论文] 作者:苏从余, 来源:读书文摘(中) 年份:2015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散曲作为元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人们熟知,而对其后期代表作家张可久的研究,显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突破已有的从曲律用韵、审美风格方面来研...
[期刊论文] 作者:马素娟,, 来源: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2
张可久是元代后期著名的散曲作家,其风格一改前期“艳俗”、“豪放”的特点,呈现出“清丽雅正”、“蕴藏含蓄”的美学风格,而这一风格在其创作的写景作品中尤为突出。文章结合其...
[期刊论文] 作者:陈双蓉,,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张可久散曲体现了清与丽、华与平淡的统一,并由此而有超越的意味,受到元后期曲坛的激赏,成为当时散曲创作的时尚和主流。从他的散曲中可以窥见元后期仕人的审美心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