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8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年份:1998
成人师范高校“推普”工作的思考与实践张劲秋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普及民族共同语是经济建设...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修辞例话二则张劲秋夺胎与换骨夺(也作“脱”)胎与换骨本来是道家的用语,指脱换凡骨而成仙。后来,北宋的黄山谷(庭坚)用以比喻写作诗文善于模仿而不露痕迹。其说见于宋释惠洪《冷斋...
[期刊论文] 作者:魏枫凌,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年份:2018
2018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甚至A股市场投资者们都在讨论“中美利差”。现实中,中国金融市场需要在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下来看待已是不争的事实,不过,究竟有多少投资者会因为美联储加息就抛售中国国债买入美国国债恐怕难以估算,而“中美利差”的话题热度也反映出境内投资者......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皖淮南市凤台县古称州来 ,周时已著于史。其方言俚语多古语之孑遗。本文效黄季刚先生《郸春语》之例 ,择州来语词 2 5条 ,考其源 ,以期对方言俚语发展演变之研究有所补益...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互文、错文、变文都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与修辞和语义都有关系。不了解这些手法,不仅不能很好地欣赏和借鉴古人的写作技巧,而且对正确理解古书也有一定的妨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她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词文造诣都很深,又精于考校金石,当时就已知名,深受士林称赞。王灼对她是很不满的,但也承认她“自少年便有诗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以提高在职中学教师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职后培训。我院作为安徽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 ,结合继续教育实践 ,开展了多项继续教育课题研究。其中 ,丁放教...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年份:2016
由于功率元件的损耗以及死区时间会导致电压、电流波形的畸变,同时在低频时会引起转矩纹波。开关管在切换的时候具有延迟特性,并且这个延迟时间取决于自己的特性,目前并没有...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本文认为古今字的实质是汉字的孳乳分化,古今字实际上就是区别字。古今字与古今语,一是文字问题,一是词汇问题,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异体字中的一部分与古今字有相似之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春秋经传集解》是魏晋时代一部重要的古籍注本,其训诂视角承袭汉儒,又有所发展变化,注重对历法、地理、人物、礼制的考释,并借此来深入阐释经传;重视探究经传的联系,通过经传相互......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法显传》总括范围副词主要有“皆”、“悉”等十一个,法显所译的《佛说大般泥洹经》略多一些,有十三个。没有超出中土文献范围。它们以修饰动词谓语为主,也可修饰形容词谓语。......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年份:1999
古今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导致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部分汉字承担的语义过多,影响交际,古今字的形成是区别律的作用。借助古今字研究,可以了解汉字的某些特点:汉字......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古今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文字现象 ,近二十年来一直是语言文字研究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古今字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分化现象 ,它由来已久 ,甲骨文中已见端倪 ,秦...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硅谷 年份:2004
通过电流环传递函数模型的建立,根据电机参数:R,L以及系统参数J等,以及要求控制的性能指标,自动运算出电流环的控制参数。从而不再需要守东调节P、I参数,减少人为调节的工作...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主持人的话]本栏目本期编发的文章,《语文辞书收词释义漏略禅籍新义例释》与《论许慎〈说文解字〉注释语言常用词的语料价值》二文,重点阐释中古汉语词语的语料价值,对语文...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限定范围副词使用频率超过10例的主要有"唯"等五个,常用于谓语前,修饰谓语;"唯"、"但"也可以用于主语前。语义指向以后指为主,具体所指不一;部分限定...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 年份:1998
“词类活用”说是古代汉语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倡导者是陈承泽。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它不同于词的兼类;使动用法固然可以用使成式词语解释,但也不能因之否定......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据境索义是利用语境解释言语中词语准确语义的一种训诂方法,上下文语境是我们据境索义所利用的主要对象.利用上下文语境可以确定多义词在语句中的具体语义、排除歧义,可以确...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晋杜预所著《春秋经传集解》是现存最古的完整的《左传》注本,在训诂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杜预注《左传》,所用训诂术语基本承袭汉儒,但受注释宗旨的影响,又有自己特点。分...
[期刊论文] 作者:张劲秋,, 来源:当代修辞学 年份:1985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眉士,济南人)是宋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历代文艺评论家对她大都推崇备至。清人李调元曾说;"易安……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吴文英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