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4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5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张凯作动员讲话。副局长李仁和主持会议,副局长郝天喜宣布《省委老干...
[期刊论文] 作者:张琳琳,, 来源:人民之声 年份:2003
4月28日,省十届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凯作重要讲话,阐述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大环资委如何开展工作的...
[学位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 年份:2007
作为孔子理论核心范畴的“仁”在整个中国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后世学者对“仁”这一概念有多种解释,其中主流观点是将“仁”解释为“仁爱”。事实上,从整个周代文献来...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2
朱子继承了程颐偏言仁与专言仁的思想,认为一方面仁是与义礼智并列的德性,另一方面仁又包含了义礼智在内,在前一种情况下,仁是爱之理,在后一种情况下,仁是心之德。朱子所说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东方论坛 年份:2012
气质之性的说法起源于张载和二程,朱子对此又有所发展。朱子哲学中的气质之性首先指具于气禀之中的天地之性,即仁义礼智;其次,朱子所说的气质之性还包括了程颐在解释恶之来源...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4
司马光认为性不是学者应当首先关注的内容,与新学、理学主张"性情一也"不同,司马光不认为性与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他主张"性善恶混",而"情道一体"。由于性兼有善恶,因此...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中原文化研究 年份:2014
王安石一生以传承圣门之学为己任,主张以礼修身、以礼治国。治平年间以前,王安石主要是将礼与性结合起来讨论。他对于性的看法经历了性善论、性有正有不正和性善恶混等几种阶...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20
梁启超对“灵魂”问题的关注始于对宗教的关注,他认为宗教区别于哲学之处即在于宗教特别关注“灵魂”问题。他认同佛教对于灵魂的讨论。佛教主张存在着“么匿”和“拓都”,即...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7
[摘要]王安石易学的特点是以礼释《易》,他在《九卦论》中将礼看作是九卦的核心,认为礼是君子行之成。郑玄也曾以礼释《易》,但他侧重于用具体的礼制、礼仪解释卦爻,而王安石注重礼之精义,他认为章句传注之学忽略精义,这导致圣门之学不传、异端之学四起。王安石还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21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传教,与阳明学者针对“灵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辩。传教士认为灵魂是性,而阳明学者认为灵魂是心;传教士认为灵魂不灭,面临着天主的审判,而阳明学...
[期刊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以往学者在探讨朱子理学与古典儒家礼教的关系时,往往侧重强调二者的差异性,而较少关注二者的承继关系。本文认为,朱子理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对于古代礼教在当时已...
[会议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清华大学 年份:2017
在"四书五经"当中,君主是上天为民众而设立的;君主应当具有与天地参的德行,以此影响民众;君臣之间有着天然的尊卑之别,君臣皆应当按照自身等级相对应的礼来行事.在《圣经》当中,君主是在民众的要求下设立的,民众之所以要求设立君主是企图用君主取代耶和华,这在......
[学位论文] 作者:张凯作,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12
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上其它文化的主要特征。作为中国古代思想之集大成者、宋代理学的主要代表,朱子对于礼有着颇多的讨论。研究朱子的礼学思想,有助于了解朱子在建构其理学体系的时候从古代礼文化当中吸收了哪些元素,以及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