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4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8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1998
我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张信宝研究员张信宝研究员,男,1946年生于江苏钲江,1967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分配至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1991年被中科院特聘为研究员,历任大盈江...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07
2007-07-08-14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年会在意大利佩鲁甲市召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张信宝在会上当选为国际大陆侵蚀委员会(ICCE)副主席。...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13
给出麻窝山岩溶盆地环境近期变化的调查结果和沉积剖面137Cs深度分布的新资料,以回复吴攀先生的《论黔西北麻窝山岩溶盆地土壤堆积记录———兼答张信宝先生》一文(简称"吴文")。...
[期刊论文] 作者:吴攀,谢良胜,,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11
针对张信宝先生用137Cs断代法计算黔西北麻窝山岩溶盆地土壤沉积速率,以及对谢良胜等研究成果提出的质疑,笔者从黔西北麻窝山岩溶盆地环境现状、环境演变、土壤堆积、137Cs活...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01
中国不仅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 ,而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 ,水土保持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生产的双重重任。 2 0世纪 90年代以前 ,为了扭转“越穷越垦 ,越垦...
[会议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 年份:2004
根据1954~1996年水沙资料分析,长江上游宜昌站输沙量呈正常波动,90年代以来略有减少的趋势.8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两条最大的支流,嘉陵江和金沙江输沙量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17
喇家遗址是一处以距今约4000年的齐家文化遗存为主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盆地黄河北岸二级阶地上的下喇家村(图1),高出于黄河河面30余m,距黄河水平距...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05
讨论了国内有关湖泊沉积137Cs断代资料解译的一些问题。一些高寒地区的湖泊,上世纪60年代主核爆期以后,入湖泥沙的137Cs含量变化不大,因此沉积剖面137Cs浓度达峰值后无明显降...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09
与国内外特大型水库相比,三峡水库消落带具有常年水位变幅大,干流航运繁忙,波浪大和良田沃土多的特点。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坡地地貌变化的发生是必然的,形成的稳定坡地类型有淤......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中国岩溶 年份:2016
贵州省是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比例最高、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建国以来,贵州省一直坚持不懈地开展石漠化治理。本世纪以来,治理成效显著,石漠化加剧的势头得到抑制并出现了逆转......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97
产业是一个多义词,近代将生产行业地称为产业化。产业化是指生产行业的工业化,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农副产品为主导产品,使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稀接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和紧密......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1999
嘉陵江和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两条重要来沙河流。嘉陵江流域地形起伏小,植被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的减沙量足以抵消工程建设的增沙量,加之降雨偏少,90年代输沙量明显减少。金沙江上游......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0
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频发区,水库蓄水运行降低两岸坡地稳定性,使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活动增加。蓄水后的地质灾害活动变化可分为:(1)加剧期;(2)强烈期;(3)减弱期;(4)"准稳定...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年份:2010
据谢良胜等的2篇文章报道,黔西北麻窝山岩溶盆地近29年来平均沉积厚度1.33 m,沉积速率4.6 cm/a,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2 900.55 t/(km2.a)。而根据笔者的研究成果,该岩溶盆地中央...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2019
[目的]探讨中国不同地区有关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源,为水土保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青年学者提供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在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基础上,利用各种形式...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16
庐山东约300 km的浙西千里岗山,海拔1 523 m,高于庐山1 474 m,山顶出露岩层为夹粉砂质泥岩的岩屑石英砂岩的志留系上统唐家坞组,岩性软弱。以赣北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第四纪...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20
西藏“一江两河”河谷地带风沙地貌发育,风沙灾害严重。由于扎囊黄土古土壤剖面中无风沙夹层并结合考古研究成果,作者认为该地区的风沙灾害可能始于以青稞农耕为代表的历史时...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山地学报 年份:2020
西藏雅鲁藏布江及其主要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河谷地带风沙地貌发育,风沙灾害严重。河谷两岸的沙坡和滩、台地的沙丘、沙地,如同“疥疮”,不但大刹风景,而且严重影响西藏社会经...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05
“生态修复适宜条件”和“生态修复适宜区”频繁出现于一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文章中。笔者拜读这些文章后发现,作者们所提“生态修复适宜条件”和“生态修复适宜区”的原意,是......
[期刊论文] 作者:张信宝,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05
针对用非特殊岩土边坡失稳结合沟谷侵蚀的机理来解释崩岗形成机理及发育过程的不足,结合国外对超压密岩土边坡失稳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崩岗的边坡失稳可能与花岗岩风化膨胀有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