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1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报纸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文化研究 年份:2017
西班牙思想家奥尔特加·伊·加塞特发表于1925年的《艺术的去人性化》提出了与审美现代性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历来被视为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的最重要的理论文献之一。...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西班牙美学虽然在整个西方美学的谱系中不算突出,但并不缺乏有价值的文献,可以被视为西方美学的一个独特分支,同时可以为我们了解西班牙艺术提供具有本土特色的思想视角。本...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5
在本世纪中国文坛升起的新星中,麦家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不仅收获了多个重要文学奖项,也凭借其小说作品的改编引领了近年来中国大陆"谍战剧"的热潮。2014年,麦家...
[学位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16
恩里克·拉富恩特·费拉里是20世纪西班牙最重要的艺术史家之一。西班牙艺术史学科的建立相对较晚,作为这一学科的第二代西班牙学人,拉富恩特担负了为西班牙艺术史正名的使命...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3
历史记忆是当代拉美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其著作中一贯秉持正义立场,用后现代的叙事方式重塑历史记忆。现有评论大多注重于剖析加莱亚诺作...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美术观察 年份:2018
巴勃罗·毕加索创作于1937年的油画《格尔尼卡》可以算做马德里国立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15年,我唯一一次参观该博物馆时,只能远远地瞻仰这幅名画—围...
[报纸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 年份:2004
几个月前曾有一组图片在各大新闻网站的娱乐板块间疯传:“李冰冰盛装代言遭美女翻译抢镜”。画面上,作为嘉宾出席某时装盛会的李冰冰正襟危坐与一位外商交谈,他们背后的女翻译微......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上海文化 年份:2016
我对米盖尔·德·乌纳穆诺(Miguel de Unamuno)的哲学名著《生命的悲剧意识》(Del sentimiento trágico de la vida)的第一印象,来自于某部西班牙电影。电影的背景设置...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小说评论 年份:2013
2012年中国著名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近年来我国最受关注的文化事件之一。尽管作家本人在得知获奖消息时,谦虚而谨慎地表示"狂喜并惶恐"(凤凰网,2012)①,如果我...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读书 年份:2018
四百多年来,经由千千万万各国读者、作家、学者的解读,堂吉诃德已经成为某种永恒的人类精神的代表。《堂吉诃德》也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列入"文艺复兴时期"的章节。堂吉诃德...
[报纸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 年份:2004
喜欢看西班牙电影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一个印象:西班牙人似乎从不忌惮讲粗话和展示裸露的躯体。在西班牙电影中,各种直译过来会让严肃者脸红的街头俚语自成一道风景,而男女裸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上海文化 年份:2015
西班牙思想家奥尔特加·伊·加塞特在中国最为熟知的理论大概就是他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见解。他使用了deshumanización这个词来解释在20世纪初出现的、难以为大众所接受的新...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2014
在墨西哥人的历史记忆中,16世纪征服战争中为西班牙人服务的印第安女子玛琳切背负了屈服外侮、背叛同胞的罪名。劳拉·埃斯基韦尔在她的小说《玛琳切》中则塑造了一个不同于...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廉政瞭望 年份:2017
传统上所认为的历史,是以白纸黑字呈现的书面文本。那些视印第安人为野蛮人的人可以辩称,印第安人没有发展起成熟的书写文字系统,没有书面记录的历史,所以他们没有历史。事实上,依......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7
随着美国影星莫特森主演的大片《阿拉特里斯特上尉》(又译《佣兵传奇》)的热映和小说《东岸海盗》的推出,“阿拉特里斯特上尉”无疑成为去年9月至今西班牙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热点......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7
四十年前,当加西亚。马尔克斯终于完成耗去他两年心血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的时候,却苦于筹不足邮费将书稿寄至阿根廷南美出版社。当时,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已经凭借一系列中长篇......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7
大多数人在长到8到10岁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自己是将要死去的,从此对于死亡的忧虑将伴随他/她终生。人类诞生初始,就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大概因为此才有了祭祀、宗教,还有哲学......
[学位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南京大学 年份:2008
死亡是西班牙诗人加西亚·洛尔卡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死亡这个终极命题对于现代人具有不同以往的意味,是所有严肃作家都不能规避的主题,而诗人洛尔卡用其作品和生命...
[期刊论文] 作者:张伟劼, 来源:书城 年份:2016
“比起西班牙,我更喜欢拉丁美洲。西班牙文化给人的印象是阴郁的,拉美文化则更欢快……”前不久,我初识来我们学校讲课的勒克莱齐奥先生,和他用西班牙语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对谈。我特别留意到,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用“阴郁”(sombrío)这个词来描述西班牙文化,以之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