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8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廖成旺,, 来源: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年份:2002
精密可控常时震源系统,国际上称为ACROSS,是Accurately Controlled Routinely OperatedSignal System的简称,是国际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是使用一种精密...
[期刊论文] 作者:廖成旺,王建华,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2
对于阻尼正弦项叠加形式的参数估计问题 ,详细推导了关于部分参数的Cramer Rao下界的精确形式 ,并具体计算了一阶情况下的表达式。由于阻尼项的存在 ,此类参数估计问题是做不到渐近一致的。参数的估计精度与阻尼项有关 ,阻尼项越接近于零 ,参数估计可能越好......
[期刊论文] 作者:廖成旺,李树德,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5
对重力卫星微加速度计位移检测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推导,对各种噪声进行了分析,并选取一组典型参数计算了具体数值。发现在所有位移噪声中,电阻的热噪声处于主导地位,而运算放大器的电压和电流噪声可以忽略。电阻的热噪声包含桥路电阻的热噪声和反馈......
[期刊论文] 作者:万月珍,廖成旺,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2001
探讨用遗传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考虑到控制系统稳健性的要求 ,用遗传算法寻找出控制系统最佳稳定域 ,实现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寻优。阐述了用遗传算法求解问题的步骤和参数的取值 ,并用仿真实验对优化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优化中......
[期刊论文] 作者:廖成旺,邓涛, 来源:仪表技术 年份:1998
在智能化仪器中,随着PC机的普及,人们都趋于接受由PC或其兼容机控制的仪器.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仪器的计算机接口使用IEEE 488 GPIB标准,然而PC及其兼容机都不直接支持该种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廖成旺, 杜瑞林,, 来源:地壳形变与地震 年份:2001
介绍了一种已经实际应用的无值守GPS固定站远程数据下载系统,针对无人值守、连续运行和远程传输的工作特点,充分讨论了设计上应考虑的关键技术和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
[期刊论文] 作者:李昌珑,廖成旺,,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2
地震加速度监测中,实时、准确的事件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事件检测的常用方法是STA/LTA算法,使用地震加速度原始数据。考虑将地震加速度原始数据进行带通滤波和加速度速度数据转换,再使用STA/LTA算法。研究表明,带通滤波和速度数据都能优化事件检测的效果;二阶同......
[期刊论文] 作者:廖成旺,张志鹏, 来源:仪表技术 年份:1997
一、工作原理 本文提出一种稳定光强的电路,带宽大于20kHz,在要求光功率稳定的光纤传感器的应用上具有实用价值。 电路如图1所示,以输出光强作为反馈控制光源。...
[期刊论文] 作者:丁炜,刘恒,廖成旺, 来源: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份:2018
针对目前部分地震和震动监测仪器布设地点环境噪声大,需依靠无线网络上网,且数据需分别存储在监测终端和服务器端的现状,结合目前流行的Android便携式设备,在利用自适应滤波...
[期刊论文] 作者:庞聪,江勇,廖成旺, 来源:内陆地震 年份:2018
为了实现地震观测仪器的无纸化管理和推进地理信息技术在地震领域的应用,采用百度地图API、基于jQuery的Ajax技术、PHP语言以及MySQL数据库等Web技术和三级用户管理结构,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廖成旺,张志鹏,曹伟, 来源:仪表技术 年份:1997
一、工作原理 本文提出一种稳定光强的电路,带宽大于20kHz,在要求光功率稳定的光纤传感器的应用上具有实用价值。 电路如图1所示,以输出光强作为反馈控制光源。First, th...
[期刊论文] 作者:邓涛,廖成旺,唐小林,陈亮,,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7
根据地震前兆仪器——YRY钻孔应变仪的需求,构建了分辨率为6位半的数据采集系统。以24位Σ-Δ型ADCADS1201为核心部件,对主要电路的设计、高性能外围器件的选型、地的拓扑结构及软件关键性编程作了技术分析。测试结果及地震台站的观测资料证明该系统已达到预期......
[期刊论文] 作者:廖成旺,庄灿涛,梁鸿森,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2003
[期刊论文] 作者:廖成旺,王浩,邓涛,丁炜,,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5
为在复杂的地球电磁环境中更好地观测和辨识地震电磁辐射信号,研制了宽频带电磁辐射观测系统,包括频带为0.1Hz~100kHz的空间电场传感器和采样率为512kHz、时钟同步精度优于100...
[期刊论文] 作者:魏银珍,郭唐永,廖成旺,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5
概述了我国地震前兆仪器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目前地震前兆仪器的现状及其网络化改造的必要性。介绍了DALLAS公司生产的以新型网络微控制器DS80C400 CPU为核心的TINI网络接口板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通过TINI网络接口板快速实现地震前兆仪器网络化的方案和实现该方案所......
[期刊论文] 作者:丁炜,廖成旺,邓涛,王浩,,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13
在VC++开发环境下,利用GIS开发工具Mapinfo的MapX组件,设计地理信息监控系统。通过电瓶车信息采集系统客户端软件的实际运用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实现了传输数据、地图控制、数据管理等主要功能。......
[期刊论文] 作者:丁炜,廖成旺,邓涛,王浩,, 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份:2009
地震监测系统常常使用串口异步通讯监测数据、传输命令,但由于核心器件所带的串口数量不足,通常需要扩展串口。提出以TL16C754B为核心器件的多串口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具体的系统电路的设计方法和部分驱动的编程源代码。由于该设计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低耗、抗......
[期刊论文] 作者:丁炜,王浩,廖成旺,黄颖,, 来源:计算机仿真 年份:2015
大地测量仪器中圆台型永磁体由于安装调试要求,需要在沿径向圆周排列若干通孔。通过预测磁体表磁大小后,才能确定磁轭和电磁检测电路的取值范围。但传统计算磁场的方法无法智能识别三维非对称磁体模型,从而导致解与实际值偏差过大。提出了一种半自动的等分三维......
[期刊论文] 作者:丁炜,刘恒,廖成旺,黄颖,, 来源:计算机仿真 年份:2017
在地震预警和速报应用中需要将地震烈度级数与特定区域内断层地质结构可视化相结合,目前解决上述问题多采用基于Arc GIS的热力图仿真方法。方法存在无法实现特定断层面区域烈度展示,拟合时穿越断层地震烈度信息丢失、导致新插值远离断层,不支持手持终端显示等问......
[会议论文] 作者:王浩,廖成旺,邓涛,丁炜, 来源: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年份:2010
本文所涉吸的报警装置主要是借助于先进的GSM通信技术,利用GSM无线通信网络、仪器异常报警接口、台站负责人手机终端所构建的一套功能完善的远程监控报警系统。本系统的设计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