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3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伍家泉,陈虹,陈琪瑞,庞开圻, 来源: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年份:1998
去氢罗默碱的电合成1)伍家泉(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广洲开平529331)陈虹2)陈琪瑞3)庞开圻3)(武警医学院,天津300162)关键词电解还原;去氢罗默碱;阿朴菲阿朴菲类生物碱存在于某些植物中,其中许多具有抗癌...
[期刊论文] 作者:伍家泉, 陈虹, 王火, 庞开圻, 陈琪瑞,, 来源: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年份:2004
卤代苄基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伍家泉,陈虹,王火,庞开圻,陈琪瑞(开平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开平529331)(天津武警医学院,天津300162)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其中许多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
[期刊论文] 作者:伍家泉,陈虹, 来源: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年份:1996
卤代苄基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伍家泉,陈虹,王火,庞开圻,陈琪瑞(开平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开平529331)(天津武警医学院,天津300162)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中,其中许多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
[期刊论文] 作者:庞开圻,,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 年份:1978
近十年来,在大分子化学领域中,尽管已进行了大量工作;但有目的地合成一些高聚物以作药物应用,在当前仍然是未开拓的领域。一般说来,在生物体内,大分子与非大分子物质相比,可...
[期刊论文] 作者:庞开圻,, 来源:沈阳药学院学报 年份:1983
目前,已发现一百多个化合物具有糖一样的甜味。至于具有一些甜味的化合物,那恐怕就要数以千计了。这些化合物属于各种类型,如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黄酮类、萜类、乃至甾...
[期刊论文] 作者:伍家泉,陈虹, 来源: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年份:1998
去氢罗默碱的电合成1)伍家泉(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广洲开平529331)陈虹2)陈琪瑞3)庞开圻3)(武警医学院,天津300162)关键词电解还原;去氢罗默碱;阿朴菲阿朴菲类生物碱存在于某些植物中,其中许多具有抗癌...
[期刊论文] 作者:陈虹,庞开圻,, 来源:沈阳药学院学报 年份:1992
苄基二氢异喹啉类化合物是合成具有特殊药理活性的阿朴菲类、吗啡二烯酮等生物碱的重要中间体,且本身也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因此,我们经Bischler-Napieraski法合成一系列的苄...
[期刊论文] 作者:李绮云,庞开圻, 来源:沈阳化工 年份:1993
本文利用草酸的电解液合成了4-羟基-3-甲氧基扁桃酸,经进一步电解氧化合成了香兰素,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陈琪瑞,庞开圻,, 来源:有机化学 年份:1990
用媒质(Mediator)进行间接电解氧化有已许多报道与综述。该法与直接电解氧化法相比有以下优点:1.能在较低的电极电势下电解,从而既可抑制副反应;2.又可提高选择性(如媒...
[期刊论文] 作者:庞开圻,陈琪瑞, 来源:沈阳药学院学报 年份:1987
一、官能团的变换伯醇与仲醇在阳极可以氧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但是,醇类的氧化电位高,所以一般说来直接氧化往往不很理想。为此,实践中常采用金属离子作电解媒介的间接氧...
[期刊论文] 作者:陈琪瑞,庞开圻, 来源:沈阳药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本文报导了一类新的不对称吸咐诱导剂四环素类抗菌素如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它们能被汞阴极吸附,若将它们作为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时的手性吸附诱导剂,则所得电解产物α-...
[期刊论文] 作者:庞开圻,薛春生, 来源:重庆医药 年份:1976
1916年,McLean发现肝素及其抗凝作用。1943年,Hahn发现肝素有澄清血脂作用。一般认为,这是由于肝素在体内激活了脂蛋白醋酶的缘故。但是,在人体内,肝素的这种效应维持时间甚短。注......
[期刊论文] 作者:庞开圻,陈琪瑞, 来源:沈阳药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有机电合成具有悠久的历史。1834年,Micheal Faraday发现,在硫酸铜溶液中通过96,500库仑电量的电流时,总是沉积出一克当量的铜,从而正确地描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电化学定律...
[期刊论文] 作者:庞开圻,陈琪瑞,刘哲, 来源:化学试剂 年份:1989
N-甲基吡啶碘盐(MPI)经阴极电解还原可发生偶合反应得到1,1′-二甲基-1,1′,4,4′-四氢联二吡啶(DMTB)。此 DMTB 不用提取分离可随溶液经硝基苯氧化,用苦味酸成盐,再用盐酸转...
[期刊论文] 作者:庞开圻, 陈琪瑞, 程兰,, 来源:医药工业 年份:1988
草酸电解还原后,所得电解液不经分离提纯,可直接用于合成对羟基扁桃酸,收率达80%。后者用无隔膜电解槽电解氧化,即可得对羟基苯甲醛,收率约90%。...
[期刊论文] 作者:李宁,陈琪瑞,庞开圻,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1989
近十几年来,不对称电合成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苯乙酮不对称电还原已有过不少报道。其中Kariv用奎尼丁作手性吸附诱导剂时,光学收率最高为14.5%。1984年,我们实验室曾以盐酸...
[期刊论文] 作者:陈虹,王火,苗德田,庞开圻,伍家泉, 来源:天津药学 年份:1996
本文介绍合成的四个化合物中,其中三个为新化合物。同时发现(±)-N-(3.4-甲二氧基苯乙基)-α-甲氧苯乙酰胺在在合环时,其α-甲氧基变成了羰基氧。四个化合物对大肠杆菌等体外抗菌试验显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