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3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内田哲男 ,平尾良光,刘恩迪,, 来源:中国博物馆 年份:1994
1.前言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分析铜的化学成分可以发现,古代的铜里含有大量的杂质,杂质的种类与数量因器物而不同。一般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矿石的种类和产地、铜的冶炼...
[期刊论文] 作者:金正耀, W.T.Chase, 平尾良光, 彭适凡, 马渊久夫,, 来源:考古 年份:1994
[期刊论文] 作者:梅建军,平尾良光,榎本淳子,李肖,王博,高滨秀,, 来源:古代文明(辑刊) 年份:2003
从已发表的资料看,新疆地区早期铜器的发现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和天山南麓的一些大型墓地,如哈密的天山北路墓地和和静的察吾乎沟墓地。在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周缘地区,早期铜器...
[会议论文] 作者:金正耀,W.T.Chase,马渊久夫,三轮嘉六,平尾良光,陈德安,赵殿增, 来源:"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1993
本文利用铅同位素分析法研究商代青铜器,通过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比值,探讨铅矿床分布,表明它们既有着相似的铅同位素组成,也在同一时代被发现和被开采....
[期刊论文] 作者:金正耀;马渊久夫;TomChase;陈德安;三轮嘉六;平尾良光;赵殿增, 来源:文物 年份:1995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特别是1986年夏三星堆两个遗物坑的发掘,是中国西南地区考古的重大收获。有关报道发表之后,很快引起学界广泛注意,海外一些学者,如Robert W.Bagley和N.Barnard等人曾经多次著文予以评价。数年来,围绕这两个遗物坑的年代、性质以及出土......
[期刊论文] 作者:金正耀,W.T.Chase,平尾良光,彭适凡,马渊久夫,三轮嘉六,詹开逊,, 来源:考古 年份:1994
1989年冬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一大批精美青铜器群的出土,是中国七·五期间十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一发现以及1986年夏四川省广汉三星堆一号和二号祭祀坑遗址的发现,使...
[期刊论文] 作者:金正耀;W.T.Chase;马渊久夫;三轮嘉六;平尾良光;赵匡华;陈荣;华觉明;, 来源:文物 年份:1993
一、引言中国所产铜、铅、锡等用于青铜生产的金属矿产原料,因各地地质条件不同,在品种和质量方面常有不同。在古代冶铸技术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差异常常使各地的青铜产品带有自己的特点。如《考工记》所载:"烁金以为刃,……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