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56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师江澜,,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2007
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环境因子地域分规律和生态功能区划则是该区生态建设和保护亟待解决的主要命题。本文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
[学位论文] 作者:师江澜,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2002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不仅给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带来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解决,将对本区、黄河下游地......
[期刊论文] 作者:师江澜,杨改河,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8
利用三期(1985、1995和2000年)Landsat TM图像解译结果,应用GIS技术,分析了杂多县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5年期间杂多县土地利用变化具有稳定微动性,但在198......
[期刊论文] 作者:师江澜,杨正礼, 来源: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2
通过对黄土高原生态植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应遵循自然规律,发掘生态功能强的植物种类,创建良好的混交植被结构,强化投入、管理和生态教育等相应对策.提出...
[期刊论文] 作者:师江澜,刘建忠,吴发启,,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6
概括总结了近六十多年来保护性耕作在关键技术、配套机具、技术效益以及推广应用等方面所取得进展,评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今后我国应把保护性耕作区划、不同生态经济区......
[期刊论文] 作者:师江澜, 杨正礼, 吴发启, 来源:草业科学 年份:2005
提出为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从理论上建构不同立地条件的科学利用草类模式.依据自然适应理论,初步将不同立地类型区天然草地植被的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确定为适选草种,尽量选用符...
[期刊论文] 作者:师江澜,杨改河,杨正礼,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5
通过实地踏查、调研和大量资料分析,综合运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发展与规划以及水土保持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与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构建了黄土高原不同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江生,张晓东,师江澜,范秀荣,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西部教育投资结构直接影响着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西部教育投资比重及绝对量均偏低,三级教育投资结构中高等教育投入比重偏高,初级教育投入不足.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秀双,师江澜,李硕,田霄鸿,, 来源:中国土壤与肥料 年份:2016
通过研究西北黄土区富钾石灰性土壤中钾素形态及各形态之间的关系,为“冷硝酸浸提土壤有效钾法”在富钾石灰性土壤上的适用性提供理论依据。以关中平原麦玉轮作不同秸秆还田模......
[期刊论文] 作者:李秀双,师江澜,王淑娟,田霄鸿,,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6
【目的】研究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形态及空间分布(层化现象)的影响。【方法】以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连续13年秸秆还田粮田土壤为对象,并以临近葡萄园土壤为......
[期刊论文] 作者:师江澜,史纪安,杨改河,王得祥,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为了给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GIS技术,利用3期(1985、1995和2000年)Landsat TM图像解译结果,分阶段分析了玛多县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玛多县土地......
[期刊论文] 作者:蔡博慧,孙景妍,李佳宁,张庭赫,师江澜, 来源:南方农业 年份:2020
农作物秸秆是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其利用方式一直深受关注。农户作为执行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效果与效率。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
[期刊论文] 作者:李雨诺,樊媛媛,曹彬彬,田霄鸿,师江澜,,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21
为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以陕西关中平原连续11年麦玉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基础,选择5种还田模式,即秸秆均不还田(CK)、小麦高留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WH-MC)、小麦玉米秸秆均粉碎还田(WC-MC)、小麦高留茬-玉米秸秆不还田(WH-MN)和小麦秸秆粉碎还......
[期刊论文] 作者:姜振辉,师江澜,贾舟,丁婷婷,田霄鸿,,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6
为研究秸秆还田配施中量元素(S)和微量元素(Fe和Zn)对粮田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影响,进行了为期52 d的室内玉米秸秆腐解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腐解过程中分别添加S、Fe和Zn元素,...
[期刊论文] 作者:曹彬彬,朱熠辉,姜禹含,师江澜,田霄鸿,,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2020
【目的】研究作物秸秆与石灰配施对土壤CO_2排放、土壤有机碳(SOC)固持、土壤无机碳(SIC)转化的影响机制,以及SOC固持对初始SOC含量的响应。【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及稳定同位素技术(13C),选用经16年不同碳氮水平管理,且长期进行冬小麦-夏休闲种植的2个供......
[期刊论文] 作者:刘梦云,师江澜,刘京,常庆瑞,杨香云,,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19
地图学类实验实习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各高校地理信息科学本科教学目标存在差异,以致实践教材内容体系差异很大。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院校发展的特点、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服务对象、其他学科对地图学的需求,以及地图学在交叉学科的发展......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忠,师江澜,雷金银,高国雄,吴发启,,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6
毛乌素沙地南缘农田不同耕作措施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方式相比,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免耕处理的表层土壤持肥保水能力降低,土壤表层容重增加,而......
[期刊论文] 作者:赵惠丽,董金琎,师江澜,徐苗,田霄鸿,, 来源:土壤学报 年份:2021
为解决麦玉轮作体系小麦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存在的弊端,基于多年麦玉秸秆还田定位试验,筛选高产-节本-地力提升为一体的还田模式。选择4种还田模式,即小麦玉米秸秆均不还田(WN-MN,CK_1)、小麦玉米秸秆均粉碎还田(WC-MC,CK_2)、小麦高留茬还田(WH-MN)和小麦高留茬-......
[期刊论文] 作者:曹彬彬,李雨诺,朱熠辉,师江澜,田霄鸿,,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21
【目的】分析添加秸秆对长期不同碳氮管理土壤团聚体尺度激发效应的影响,为揭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SOC)固持能力的内在影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2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中碳氮管理水平不同的2种供试土壤(S_0N_0.秸秆不还田+不施氮肥;S_1N_1.高量秸......
[期刊论文] 作者:李硕,李有兵,王淑娟,师江澜,田霄鸿,, 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2015
以关中平原持续4年的小麦、玉米(麦玉)秸秆还田中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了麦玉秸秆9种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含量和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LOC/TO...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