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包钢科技 年份:1992
本文就石油套管质量调查情况,作了一定的探讨,指出我公司质量的不足,以资借鉴。...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包钢科技 年份:1990
消除钢坯表面缺陷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湿磁粉法和肉眼检查,利用手动工具清理或用砂轮磨除。采用上述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需要较多劳动...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包钢科技 年份:1994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多种薄板坯连铸—一轧制热轧带钢工艺,并对包钢建立该工艺进行了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包钢科技 年份:1989
自动轧管机顶头是热轧无缝钢管主要生产工具之一。自动轧管机顶头寿命高低,不但涉及到生产成本,也影响到钢管内表面质量。因此,顶头寿命问题普遍受到国内外自动轧管机生产厂...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包钢科技 年份:1993
本文综述了国外薄板坯连铸一轧制带钢的发展现状,从已建成的两条生产线看,这项新工艺已趋于成熟。...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冶金译丛 年份:1996
位于杜伊斯堡-鲁尔地区的蒂森钢公司2号大方坯连铸机的现代化目标是:消除表面缺陷,提高纯净度,结晶组织均匀化,进一步减少偏析和提高浇铸速度。...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冶金译丛 年份:1996
浇铸和轧两种工艺连接的成功,除其他条件外,还有赖于在通往轧机路上灵活并且高度自动化的加热工艺,以补偿热的损失。本文首先综述两种感应加热方法-纵向磁场加热和横向磁通加热,接......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冶金译丛 年份:1997
1995年3月Hylsa公司CSP薄板坯连铸和轧制设备投产,截至1995年12月已生产出5万吨带钢,本文将介绍所用设备技术状况及初期生产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冶金译丛 年份:1995
蒂森钢公司决定扩建精整车间,使其钢轨加工能力超过30000t/月。就电车轨(Rillen)和结构钢轨加工而言应该是可能的,对宽脚轨和诸如道叉等特殊轨的生产和精整,实现在线完全自动化并与管理计算机系......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冶金译丛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轧钢 年份:1993
1 钢轨余热淬火工艺利用钢轨轧后余热进行快速冷却可生产高强高硬度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轨。为此,国外在对冷却介质、冷却机组和和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各...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冶金译丛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冶金译丛 年份:1997
钢管减力减径时成有规律的内表面不圆性,即所谓内多边形。尤其在轧制厚壁管时需要特殊的与尺寸相适应的孔型设计。为了有效控制这种缺陷,深入地研究这种奇怪的现象是必要的。本......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冶金译丛 年份:1996
新型RSB减径和定径机组兼有大压下量和高精度功能,采用这种新技术能够获得窄尺寸偏差和无表面缺陷的产品。而且,它扩大被轧制钢种的范围,除此之外,还将大大缩短轧制间歇时间,并显著提......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包钢科技 年份:1986
自六十年代摩根无扭线材轧机问世以来的二十年中,线材轧制工艺和设备取得令人瞩目的突出成绩。轧制速度由原来的36米/秒,提高到116米/秒,并将达到120米/秒;线卷盘重从500公...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包钢科技 年份:1988
我公司拟引进连铸机。目前讨论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引进两台大方坯连铸机;另一种是引进一台大方坯连铸机和一台圆坯连铸机。两方案比较,后者具有较大优越性。下面就圆坯连铸...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 来源:包钢科技 年份:1987
苏联发展连铸起步较早。从四十年代开始研究,至1953年新图拉钢铁厂建成第一台双流立式连铸机,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连铸技术应用于钢铁工业的国家。Soviet Union starte...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孙惠民, 来源:包钢科技 年份:1990
本文就当前世界上,蓬勃发展的钢轨余热淬火发展与现状作了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布新福,孙惠民, 来源:钢管 年份:1996
自动轧管机顶头寿命不仅影响钢管内表面质量,也影响生产成本。顶头除化学成分、组织状态及条件外,表面的氧化膜对其寿命也有重要影响。正确选择和控制顶头制造以及使用工艺条件......
[期刊论文] 作者:孙本荣,布新福,, 来源:钢铁 年份:1989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大型及轮箍学组第一届学术会议于1989年8月4~7日在包头召开,冶金部科技司、质量标准司以及来自国内冶金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3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