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9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丁杭缨,,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年份:2017
巩子坤(以下简称“巩”):丁老师,你好。我最近看了你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了一个很好的观点,即小学数学教育要实现“从一群人的数学学习向每一个人的数学学习转变”。请你解释一下这...
[期刊论文] 作者:任敏龙,张奠宙,巩子坤,张园,殷文娣,,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年份:2017
话题一:怎样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图形的运动巩子坤:小学数学有关图形的运动的教材编写与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任敏龙:我觉得首先要充分认识"图形的运动"引入小学数学...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张奠宙,任敏龙,张园,殷文娣,,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年份:2017
话题一:加法定义与加法交换律巩子坤:今天我们来聊聊小学中的加法、乘法及其交换律的教与学。小殷,你说什么是加法?殷文娣:我会做加法,但什么是加法、以前怎么学的,早就...
[期刊论文] 作者:张奠宙,巩子坤,任敏龙,张园,殷文娣,,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年份:2017
巩子坤:张先生对用温度计引入负数的优缺点做了一个评述。一线教师作了正面呼应,并从教学实践出发,作了许多细节的补充与探讨。不过,负数的认识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还...
[期刊论文] 作者:张园,张奠宙,巩子坤,任敏龙,殷文娣,,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年份:2017
话题一:多教材比较小数与分数的呈现顺序巩子坤:小数的教学,一些教材的处理方式是先讲一点分数,再来讲小数,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当然,也有国内外教材是不用...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张奠宙,任敏龙,张园,殷文娣,,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年份:2017
话题一:教材中为什么没有出现"等分除"与"包含除"巩子坤:先生在文中提到了分数与包含除问题,今天我们着重来聊一聊小学数学中的包含除问题。张奠宙:现在的小学生知不知道...
[期刊论文] 作者:张奠宙, 巩子坤, 任敏龙, 张园, 殷文娣,, 来源:小学数学教师 年份:2017
话题一:平行线的原型巩子坤:今天我们聊聊平行线这个概念的生成。殷文娣:我觉得小学生理解平行是比较困难的。《几何原本》中提到,"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向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 丁杭缨, 来源: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年份:2017
一、从一群人的数学学习,迈向每一个人的数学学习  巩子坤(以下简称“巩”):丁老师,你好。...
[期刊论文] 作者:贲友林,, 来源:教育视界 年份:2017
巩子坤教授的《乘法口诀,抑或"惩罚口诀"——例说记忆的心理机制与教学实践》(分为两期连载),一开始就向我们展示了一段视频文字形式的回放。这段视频很多老师或家长都在...
[期刊论文] 作者:刘爱东, 来源:小学教学:数学版 年份:2019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和杭州师范大学巩子坤教授等著(以张教授在本刊所发'评论与建议'文章为主——编...
[期刊论文] 作者:闫云梅, 刘琳娜,, 来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根据巩子坤提出的"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理解的五种水平",对北京市部分五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及分析,发现了学生...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 来源:教育研究 年份:2011
学生的理解水平、认知发展水平是制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只有厘清、界定了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才能寻求、探查到一个多数人都能达到的目标层次,制定出适切的课程目标。以"...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 来源:数学教育学报 年份:2006
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某些数学知识的超经验性、不可证明性、程序性、学习的基础性、传承性、意志性、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完善性和身心发展的渐进性,有些知识是不适宜探究的,学...
[学位论文] 作者:巩子坤,, 来源: 年份:2006
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进行数学教育的改革与探索。改革的焦点之一是重视和强调“理解地学习数学”。强调“理解地学习数学”,就要明白什么是理解,就要知道理解有几个水平,就要清楚......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 来源:数学教学 年份:2009
2000大纲(试用修订版)版教科书关于有理数教学的要求是“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意义”,“主要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 来源:小学教学(数学版) 年份:2009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数与代数学习的评价,应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法则及运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众所周知,小数乘法是乘法意义的一次扩展,这就给教与学带来...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用新的教学理念分析、对比了有关变换群的两个教学案例,一个是传统的传授式,按照定义、定理、证明、例题的顺序展开;一个是探究式,按照创设问题情景、猜测、验证、反驳、再猜...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 来源:洛阳大学学报 年份:2004
变换群是一类重要的群,按照创设问题情境、猜测、验证、反驳、再猜测、再验证的探究思路,给出了变换群基本定理的一个具体探究教学设计....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 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年份:2009
本文基于理解理论,重新审视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实证证明,学生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具有困难性和有限性。因而,课程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和适切性。数学课程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巩子坤,,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年份:2009
关于数学理解,学者们提出三种观点:一是网络联系说,即理解是表征网络的生成;二是表征转化说,即理解是实现表征之间的转化和建立表征之间的联系;三是类型层次说,即理解有直观...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