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1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8
宋都黄河架彩虹记开封黄河公路大桥左慧元公元1194年,南宋光宗绍熙5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原阳西)决口。洪水滔天,冲毁城镇,淹没农田。溃决的黄河洪水一泄东南,注入淮河,黄河河道南移,紧靠河...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6
金水河的变迁左慧元金水河清澈碧透,绿波荡漾,自西而东穿过郑州市区,给商城带来几分娇艳、几分妩媚。据《郑县地舆志》和《访古录》等书记载,郑州市金水河俗名泥河。发源于郑县(今...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7
亚洲第一长桥———长东黄河铁路大桥□左慧元河南省和山东省交接处的黄河,河道宽阔,河床平稳。黄河水奔流了数千里在这儿失去了在上游高山峡谷里万马奔腾的气势,似乎平缓了许多...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6
历史奇观汴京城城摞城左慧元1984年8月,开封市市政部门在市区中山路修设大型下水管道时,在市皮鞋厂门前地下4米深处,发掘出南北长17米、东酉30米的宋代御道上著名的州桥。深埋在黄土厂一千...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4
看武陟嘉应观左慧元河南省武沙县城东13公里杨庄村,南距黄河4公里有一处仿清宫建筑群。苍松翠竹,红墙绿瓦,这就是清雍正初年修建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嘉应观。清康熙末年(1721—1722年)黄河连...
[期刊论文] 作者:赵承英,左慧元, 来源:档案管理 年份:1997
对治黄规划设计档案利用的思考赵承英左慧元治黄规划设计档案是治黄科技档案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建国以后进行过多次黄河治理开发综合规划、专项规划、支流规划,对黄河流...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9
古都开封城北门外紧靠黄河的辛庄,由于明代正统十一年河南巡抚于谦在此铸制镇河铁犀而名声大噪,历经数百年不衰。辛庄便常被人们俗称为“铁牛村”。明代黄河频频侵袭开封。洪武......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1999
勤劳智慧的黄河两岸人民自古至今都在不断地探索如何利用黄河丰富的水沙资源、想方设法治理黄河的危害。他们不断抗争 ,不断总结 ,不断认识。人们把黄河发生的灾害、进行的治...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9
河南省兰考县东北30多公里有一个南彰乡,这个乡有一个大土岗,高有数丈,周围一百多丈。相传为三国时代曹操演练军马时所筑,但不知为何当地人称它为“黄陵岗”。黄陵岗正处在黄河堤防......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9
七月十七八,霪霖日夜继。黄河处处涨,茭楗难为备。遥堤不能容,子堰徒成弃。初漫黑岗口,复漾时和驿。侵寻及省城,五门填土闭。秉障如戒严,为保卢舍计。这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御笔镌刻在......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9
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十四日,黄河在郑州下汛十堡(今郑州花园口石桥村西)决口,口门达五百四十七丈。中牟、祥符(今开封)、尉氏、扶沟、淮阳等地共15个州县被洪水淹没,受灾的百姓有二百......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9
开封龙亭中外有名,古今有声。近年来龙亭和清波荡漾的潘杨二湖、商贾云集的御街,形成了开封城内风景胜地。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或登亭,或戏水,或购物,或休憩,享受自然的恩赐,凭吊历史的......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中州统战 年份:1999
康熙皇帝1661年继位时年仅8岁,六年后14岁始亲政。康熙帝一继位,就遇到黄河发大水。康熙元年五、六、七三个月黄河就在曹县、武陟、睢宁、开封等地决口,此后黄河下游几乎年年都决口。一......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 来源:治黄科技信息 年份:1999
由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黄河的儿子——回忆王化云》一书日前在郑州公开出版发行,受到广大治黄职工和水利工作者的欢迎。《黄河的儿子——回忆王化云》是继《我的治河...
[期刊论文] 作者:李英,左慧元,, 来源:治黄科技信息 年份:2004
黄委机关作为治理开发黄河的决策、管理中心,每年都产生大量的治黄文件。形成大量的治黄档案。只有搞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才能防止这些宝贵的治黄文件散失,保证治黄档案的齐...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尚冠华,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00
明清之际黄河洪水泛滥 ,朝廷对黄河上中游地区林木保护给予了关注 ,地方政府颁布告示 ,明晰林权 ,解决民间纠纷。光绪年间刻立的《积石峡关护林碑》 ,在当时起到了约束山民、...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左昂,尚冠华,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2003
相传禹王碑是夏禹治水成功后亲自撰写刻立在南岳衡山的。禹王碑上镌刻难以辨识的 77个字符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探究。禹王碑被辗转摹刻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禹王碑...
[期刊论文] 作者:尚冠华,王梅,左慧元,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02
民国后期,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新的举措: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了林垦设计委员会,建立了水土保持实验机构;由美国水土保持专家罗德民主持进行了西北水土保持考察;日本东...
[期刊论文] 作者:左慧元,王梅,尚冠华,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份:2002
黄河下游引沁河水灌溉有数千年的历史。灌区内遗存有自秦汉至明清的碑刻数十通 ,众多碑刻显示了引沁灌溉的艰辛过程 ,勾勒出灌区渠首引水工程的变迁、灌溉渠系的构成、用水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