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巍欣, 来源:智库时代 年份:2020
一名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而和教书同样重要的就是在教书的同时进行育人。学生时期是建立一个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巍欣,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2020
大学生是未来重要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现代社会,大学生需要知法、懂法,成为我国法治社会下的高素质公民。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社会建设任务。文章分析了...
[期刊论文] 作者:付巍欣, 来源:医学文选 年份:2003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急诊常见危重病症之一.其发病急,易发生合并症,死亡率高.如果我们熟悉病情,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现就我们护理1例广泛性心肌梗死合并...
[期刊论文] 作者:王巍欣,陈真珍,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20
班级心理委员是高校开展危机干预工作的学生骨干力量。该文从“自助—求助—互助”的“三助”角度,探讨心理委员应当如何发挥勤于自助、善于求助、乐于互助的模范带头作用,为...
[期刊论文] 作者:赵芳敏,王大志,巍欣,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份:2007
文章基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并结合目前我国港口总体规划的特点和我国多个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对港口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评价重点内容、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梁法生,姜万维,董毅,巍欣,张小微, 来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年份:2010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因其较传统开腹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病人所接受,但因肝脏解剖结构复杂、血管丰富,目前仍然是风险高、难度......
[期刊论文] 作者:吴才智,荣硕,段文婷,王巍欣,于丽霞, 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年份:2020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于自杀未遂的影响,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心理痛苦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和心理痛苦量表以及自杀未遂量表对武汉...
[期刊论文] 作者:吴才智,王婷,于丽霞,段文婷,王巍欣, 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年份:2020
目的:考察心理痛苦在抑郁与自杀未遂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社会联结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心理痛苦量表和自杀未遂自编问卷,从武汉市三所大学...
[期刊论文] 作者:吴才智, 王婷, 段文婷, 王巍欣, 孙启武,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22
目的 修订社会联结量表(Social Connectedness Scale-Revised, SCS-R),探讨该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因素结构,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放9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50份,另用痛苦表露量表(DDI)与UCLA孤独感量表作为效标,1个月后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重测。......
[期刊论文] 作者:胡星玥,于丽霞,孙启武,吴才智,王巍欣, 来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年份:2020
对于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在结案阶段应如何工作,笔者建议使用以下五类有高度共识性的结案行为:提前讨论结案议题、回顾治疗收获并展望未来、围绕关系进行工作、处理分离带来的...
[期刊论文] 作者:孙启武,吴才智,于丽霞,王巍欣,沈国成, 来源:心理学报 年份:2021
进度反馈指将对当事人的标准化测量结果和解释反馈给咨询师的干预,其目的在于矫正咨询师对咨询效果主观评估的偏差,提高咨询效果。考虑到咨询师和当事人"面对面"的标准反馈程...
[期刊论文] 作者:梁法生,董毅,张晓微,姜万维,赵世芬,巍欣, 来源:中国内镜杂志 年份:2009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的手术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6年3月~2008年8月68例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术的经验,胆石症患者63例,其中单纯胆囊结石51例,行......
[期刊论文] 作者:王巍欣,荣筱栩,王东爽,段文婷,于丽霞, 来源:青年时代 年份:2020
通过问卷调查了湖北某高校478名教师的压力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并对职称、收入、学历及年龄等人口学因素及以上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如下3条结论.(...
[期刊论文] 作者:梁法生,赵世芬,姜万维,巍欣,张晓微,董毅, 来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年份:2009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颈部成型术在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患者,在腹腔镜下将胆囊颈部前壁纵行切开长约1.5~2cm,取出结石,用胆道镜检查无残余...
[期刊论文] 作者:黄玺,梁宏宇,李放,陈世民,王巍欣,林妙莲,郑雪, 来源: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2018
道德提升感,是指个体看到他人的道德行为时,欣赏他人的美德并感到自己的道德情操被提升,而产生的一种积极道德情绪。道德提升感具有情感、身体、认知和行为等四个成分。道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