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宜少,, 来源:山东气象 年份:2015
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月威海监测站逐日、逐时的PM2.5平均值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风速和风向与PM2.5的浓度均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当风速小于3m/s时,PM2.5值缓慢增...
[期刊论文] 作者:崔宜少, 来源:山东气象 年份:2016
采用WRF数值模式,选择2005年12月6—7日和21日两次冷流暴雪天气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有Kessler微物理方案和无微物理方案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Kessler微物理方...
[会议论文] 作者:崔宜少, 来源: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4
山东半岛的冷流天气有着和其他降水过程不同的特征,对2005年12月份山东半岛北部地区的连续2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常规的雷达资料表明回波顶最高高度为3km,体现了冷流过...
[会议论文] 作者:崔宜少, 来源: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及环境 年份:2016
[会议论文] 作者:崔宜少;李建华;, 来源: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9
山东半岛的冷流降雪一般出现在烟台、威海地区,同一次过程在量级上往往有较大的差别。通过对几次强降雪过程的对比发现低层风场的辐合是冷流降雪的主要触发机制,风场辐合是海岸......
[会议论文] 作者:李建华;崔宜少;, 来源: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10
通过对1971年-2000年30年气象整编资料对山东半岛威海、青岛、烟台地区所有观测站进行大雾天气的统计,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出现海雾的次数最多,南部沿海次之,北部沿海较少,海雾...
[会议论文] 作者:崔宜少,李建华,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 年份:2009
通过对山东半岛造成的灾害性天气的05年台风“麦莎”、06年台风“格美”、07年台风“蝴蝶”、08年台风“海鸥”和9711号台风,对比了4次台风的移动路径和带来的降水量、大风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对山东半岛造成强降水的台风路径为登陆北上类和登陆转向类。从这几......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华, 崔宜少, 杨成芳,, 来源: 年份:2015
利用天气图和环渤海地面自动站风场资料,统计分析了2005—2014年山东半岛的14个冷流暴雪过程,总结出暴雪落区的特征:当500hPa影响系统为冷涡时,可以预测烟台、威海可能出现强...
[会议论文] 作者:李建华, 崔宜少, 褚昭利,, 来源: 年份:2004
冬季对山东半岛产生较强降水的高空系统主要为南支槽和北支槽系统,北支槽发生的强降雪通常与冷流降雪紧密联系在一起,选择了2003年2月22日和2005年12月7日两个典型的个例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华,崔宜少,单宝臣, 来源:气象 年份:2007
山东半岛的冷流天气和其他降水过程有不同的特征,对2005年12月山东半岛北部地区的连续2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常规的雷达资料表明回波顶最高高度为3km,体现了冷流过程的...
[会议论文] 作者:崔宜少, 李建华, 丛美环,, 来源: 年份:2004
由于历史上威海市气象站的迁移和其他原因,某些气象资料出现不连续性,本文首先以邻近测站作为参考站,采用SNHT方法进行检验,发现气象站的迁移是产生间断点的主要原因,检验出...
[期刊论文] 作者:褚昭利,崔宜少,李建华,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年份:2006
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5年12月6-7日发生在山东省威海地区北部沿海的一次暴雪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WRF数值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冷流降雪的发生、发展状况,同时发现低层风向的连续波动引起的层结不稳定是产生半岛北部暴雪的主要动力原因,同时较大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华,崔宜少,李爱霞,, 来源:海洋预报 年份:2010
通过对1971~2000年30 a气象整编资料对山东半岛威海、青岛、烟台地区所有观测站进行大雾天气的统计,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出现大雾的次数最多,南部沿海次之,北部沿海较少,海雾常见...
[期刊论文] 作者:崔宜少,闫景鹏,李强, 来源:山东气象 年份:2013
为了更好地预报海上和近海陆地大风,统计了山东半岛1981-2010年的大风资料,从统计结果看,沿海地区冬、春季的大风日数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通过逐日气象观测站资料对山东半岛......
[期刊论文] 作者:褚昭利,李建华,崔宜少, 来源:山东气象 年份:2012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雷达资料,分析了2010年12月28-2011年1月1日山东半岛北部烟台、威海地区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认为这是一次冷涡系统造成的强冷空气产生的一...
[会议论文] 作者:李建华;丛美环;崔宜少;,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年份:2008
分别以2003年2月22日和2005年12月7日两个典型的个例,对山东半岛冬季产生较强降水的南支槽系统和冷流降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表明:南支槽系统高空为西南气流,地面往往配合......
[会议论文] 作者:崔宜少,李建华,王琛岩,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统计了威海地区2001年-2006年每年1、2、11、12四个月份所有的冷流过程,对每次过程的温压湿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偏西北风的流场有利于冷流过程的发生;冷流降水量...
[会议论文] 作者:崔宜少,李建华,秦俊岭, 来源: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年份:2007
分析了2006年第5号台风“格美”在福建沿海登陆后西进过程中对山东半岛降水的影响。研究了台风登陆后与中纬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特殊作用,高低空急流的出现对暴雨的产生起着主要的作用,远暴区发生在高低空急流水平切变较大的一侧。低空急流是这次暴雨过程......
[会议论文] 作者:崔宜少,李建华,潘凤妮,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年份:2008
2008年7月17日-20日受高空低涡和台风外围环流的共同影响,山东省出现今年以来最强的降水天气过程。利用ncep资料通过天气分析探讨了这次强降雨过程的成因,主要分析了最强降雨落区预报偏差的原因。分别从水汽通量、温度平流、上升速度、锋生函数等物理量的诊断浅析......
[期刊论文] 作者:宋庆珍, 褚昭利, 崔宜少,, 来源:山东气象 年份:2010
通过近几年对山东半岛有重大影响的几次热带气旋在北上过程中对山东半岛地区带来的强降水和大风的个例分析与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登陆北上后在渤海湾入海的台风能给山东半...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