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崔伟闳;潘建雄;姚剑波;朱惠萍;张昭;汪行福,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88
崔伟闳: 超越近代理性主义是当前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走了不少的弯路,这是我们对哲学本身的性质及其在整体文化结构中的功能长期缺少反思所使然,也正是同样的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崔伟闳,,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1
在近现代哲学发展史上,用以标示主体性的“自我”概念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演变,胡塞尔的现象学自我论,深刻而典型地崭露了这些演变并揭示了这一演变的实质,由此构成了现代思想...
[期刊论文] 作者:崔伟闳,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胡塞尔继承了西方哲学史上的本质主义路线,严格区分事实和本质、形式本质和实质本质,提出了他的现象学的本质观。他对本质问题的深刻阐述超越了柏拉图一直到康德的西方哲学史...
[期刊论文] 作者:崔伟闳,,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1988
曾经读过一篇德国大哲费希特的匿名檄文,题为《向欧洲各国君主索回他们迄今压制的思想自由》,当时就感到这册写于“古老黑暗时代的最后一年”的小书若以真名问世,费希特定会被冠......
[期刊论文] 作者:崔伟闳,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在胡塞尔为他的《观念Ⅰ》所作的说明性评述中,把现象学称为“纯粹的和先验的现象学”,并认为这门崭新科学所涉及和努力达到的是“先验主体性”领域。因此,人们似乎有很...
[期刊论文] 作者:崔伟闳,,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2
先验感性论是康德理性批判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过去的研究对其中蕴涵的本体论问题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立足康德的思想心路并联系现代西方哲学,对其中两层面的本体论加以阐...
[期刊论文] 作者:崔伟闳,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4
康德哲学中的时间问题,过去一般仅限于其先验感性论的阐述来理解,实际上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分析论中,康德通过图型、“主观演绎”中的直观和想象力等概念深入探索了我...
[期刊论文] 作者:崔伟闳,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1988
在近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康德的先验批判理论和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分别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哲学变革,这一变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集中地体现在他们的先验主体性理论上。康德在接受了休谟的怀疑论立场之后,把哲学进一步推向对于主体的批判轨道上,并试图由此找到一切经......
[期刊论文] 作者:崔伟闳,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1991
文化的发展是通过蕴涵于历史中的价值原则的置换来体现的,文化哲学的任务正在于从概念上把握住被转换者和转换所趋向者。迄今为止的文化争议由于对究竟何者向着何者发生转换的根本问题不做先行的把握,没有厘清“从何而来”和“向何而去”的问题,因而文化批判的真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