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8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 年份:2014
商末周初时期是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商王朝走向灭亡,西周王朝刚刚建立的时期,商、周两种文化在此交汇、更替和传承,表现在青铜器方面就是商式铜器的继续流传和周式铜器...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文物 年份:2003
1999年12月,陕西省考占研究所在西安北郊北康村发掘了一座战国晚期墓葬.出土铸铜陶模具、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及艺术价位的器物。于铸造鄂尔多斯式...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文博 年份:1998
陕西是周民族的发祥地,由周人建立的西周王朝,从公元前11世纪武王克商立国至公元前771年山王被大戎攻杀亡国,共传11世12王(另有共和行政14年),历时200多年之久,长期定都于丰...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文博 年份:2004
带钩是我国古代用来束带和佩系的工具,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带钩出土于山东蓬莱村里集7号西周晚期墓。春秋战国暑期带钩开始流行,秦汉时期达到鼎盛,魏晋以后逐渐衰落,造型奇特、......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文博 年份:2004
1998年5月至2001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配合西安北郊高新技术开发区基本建设过程中,发掘了500余座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墓葬,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文物,其中不乏大量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7
商末周初时期是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商王朝走向灭亡,西周王朝刚刚建立的时期,商、周两种文化在此交汇、传承和更替,因而造成了青铜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商周青铜器的...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文博 年份:2004
2004年春夏之际,继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以及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西周甲骨坑的重火发现之后,考古工作者又在周公庙遗址发现了目前所知西周时期最高规格的墓葬群,钻探出带四条墓......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5
1998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考古队,在配合北郊尤家庄西安节能检测中心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个唐代灰坑(原编号98XJNJH1,整理号98节能H1),出土石菩萨头像、...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14
虢、应、晋、芮等两周时期诸侯国墓地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周代的礼乐制度提供了宝贵资料。本文借助文献资料并通过对以上诸侯国墓地发掘资料的梳理,从墓葬出土青铜礼器、乐器...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22
2010年11月,为配合西安至商洛段高速公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老牛坡遗址路段发现的夏商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共发掘商代墓葬22座,以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主,整体保存情况较差,随葬器物主要有鬲、豆、罐、缸等。随葬陶器具有较浓的地方文化因素,为研究陕西商......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李明,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3
1998年11月初,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位于西安北郊尤家庄省交通学校新校址建设的随工清理考古工作中,发掘了一座汉代积沙墓....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王安坤,,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14
本文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铜盨的原型与功能、形制的演变轨迹,以及铜盨的得名与礼仪性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铜盨主要是由西周早期的小型圆角方鼎衍生而来,同时吸收...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柯卓英,, 来源:华夏考古 年份:2008
淮南大长公主墓志是目前发现的形体最大、铭文最长的一盒唐代公主墓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研究价值。本文在对淮南公主墓志考证的基础上,对墓志中记载的太平公主、唐睿宗李...
[期刊论文] 作者:柯卓英, 岳连建,,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6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大唐故庾府君墓志铭”一盒,系近年配合基建考古发掘出土,地点在长安县李村。墓志青石质,方形,边长45~45.5厘米。志盖盂顶,顶面正中阴文楷书“大唐故庾府君墓志......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王龙正, 来源:文博 年份:2003
虢国是周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据文献记载最初就有两个,其国君分别是周文王的两个弟弟--虢仲与虢叔,他们同时兼任周王朝的卿士,领有采邑和封地....
[期刊论文] 作者:柯卓英,岳连建, 来源:唐都学刊 年份:1998
苏廷页是唐代诗文并鸣的宰相,但史学界对其生平事迹论及者甚少。本文参阅大量历史文献和出土墓志,对苏廷页的生平事迹做了较为系统的考证论析...
[期刊论文] 作者:刘士莪,岳连建,, 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西安老牛坡遗址第二阶段发掘的重点主要在Ⅰ区遗址。另外,在Ⅱ区清理了两座房基,Ⅲ区也做了部分工作。这次发掘收获甚丰,共发掘出房屋建筑基址6座,陶窑4座,大小灰坑29个,墓葬...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柯卓英,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岳连建,柯卓英,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200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唐故李氏夫人墓志铭"一盒,系近年配合基建考古发掘出土,地点在长安县韦曲镇北塬.墓志青石质,方形,边长40-41厘米.志盖盝顶,高55-60厘米,顶面正中阴刻篆书...
[期刊论文] 作者:柯卓英,岳连建,, 来源:中原文物 年份:2006
作为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碑在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关搜索: